辛弃疾:古代最能打的文人(2)

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拥有“挑灯看剑”的豪情和“沙场点兵”的谋略。但遗憾的是,辛弃疾虽有“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抱负,最终却只能落得个“可怜白发生”的结局。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很多人都觉得辛弃疾一心报国,到了南宋却受到了冷遇。你看他干出那么英雄无双的事,南宋才让他当了一个小小的江阴签判,这也太抠了啊!还真不能这么说,南宋朝廷一开始对辛弃疾是很够意思的。辛弃疾虽然中过金国那边的举人,但这个学历在南宋这边肯定是不被承认的。江阴签判这个官职其实并不小,是科举考试中三甲以上级别才能获得的待遇。

辛弃疾可没有参加过南宋的科举,他一上来就被分类到文官序列里,这也是相当高的政治起点。要知道宋代是一个把重文抑武刻进骨髓里的朝代,哪怕是从开国到亡国就一直在打仗的南宋,武将也是被歧视的存在。又是砍人脑袋又是生擒敌将的辛弃疾,能获得文官身份,证明南宋朝廷对他还是很优待的。

但时间一长,问题还是出现了。如果说辛弃疾是最先进的智能操作系统,南宋就是一台超长待机的老年机,这两个玩意是既不兼容也不配套的。

首先,是与辛弃疾身份的不兼容。像他这样从敌占区过来的投诚人员,在当时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归正人”——就是改邪归正、弃暗投明的人。这样的身份注定了辛弃疾可以收获南宋朝廷的优待,却很难获得朝廷高层的信任。他刚回归南宋,就赶上了宋高宗禅让,宋孝宗上台搞北伐。

辛弃疾激动得不行,提笔写下了《美芹十论》和《九议》等北伐攻略。但这次北伐压根儿就没他什么事,宋孝宗宁肯信任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却对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辛弃疾不屑一顾。这次北伐最终只赢得仓皇北顾,草草收场。

其次,就是辛弃疾的行事风格和南宋的整体作风不配套。正统的宋人对于“重文抑武”的执念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不只是文官歧视武将那么简单,就连和“武”字沾点边的文官都要被人瞧不起。

所以辛弃疾讲求效率、追求实际的行事风格,在南宋士大夫眼中就成了“简单粗暴”“专横霸道”“没有团队精神”“只顾自己出风头”等罪名。比如淳熙二年(1175年),三十六岁的辛弃疾被派到江西剿匪。他步步为营,围追堵截,把叛军逼得只能投降。后来,辛弃疾二话不说,直接把叛军全宰了,彻底平定了这次叛乱。然后他就被弹劾了,理由是“杀人太多”。

后来湖南出了叛贼,朝廷又派辛弃疾去摆平。辛弃疾打报告申请经费,要打造一支“飞虎军”。朝廷里有人心疼钱,也有人看不惯辛弃疾的做法,就下了一个金字牌,命令辛弃疾停止一切活动。这个金字牌是南宋最高等级的行政命令,当年岳飞就是被这玩意逼得不得不放弃北伐的。

可辛弃疾收到金字牌后,就跟没事人一样往怀里一藏,然后给手下人下了道死命令,说:“再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要是这编练新军的事再搞不定,老子分分钟弄死你们信不?”

手下人应该是相信的,所以大伙儿累死累活玩命地赶进度,等到上面再来问的时候,飞虎军已经成功组建,之前的停办命令自然也就作废了。

辛弃疾这样的狠人,练出来的军队自然也很能打。他带着飞虎军很快就平定了当地的匪患,甚至还计划着再扩扩编,直接北伐去。

朝廷一看吓坏了,赶紧给辛弃疾换了个地方,说江西闹饥荒,让他去搞定。没办法,辛弃疾不得不去。但他一到江西就发布了一条充满威胁的告示:“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敢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的,流放和砍头,自己挑一样吧!

真是社会我辛哥,人狠话不多。在他老人家的威胁下,没人敢不配合,这次饥荒问题也成功解决。但他自己却被人弹劾,理由是他作风粗暴,所以又被撤了职。

绍熙二年(1191年),辛弃疾出任福建安抚使。他到了福建一看,说:“这地方多山靠海,海盗猖獗,我看还是得练一支新军才能镇得住场子啊。嗯,不如这支新部队的名字就叫……”

朝廷表示:滚。

在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辛弃疾都处于一种半退休的赋闲状态,他既无法在身份上获得社会主流的认同,也无法在作风上贴合南宋官场的标准。所以他偶尔才会被朝廷拎出来当一个工具人,用完了就被一脚踢开。

他被弹劾的理由也总是“好色”“贪财”和“杀人”。而辛弃疾也很少为自己辩解,仿佛默认了自己这三个罪名。

辛弃疾没有为自己辩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唯一的错,就是他始终放不下抗金大业。他就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再怎么收起獠牙利爪,身上的铁血酷烈也会让那些软绵苟且的绵羊感到害怕。就连和他的主张一样的主战派也受不了他,唯恐和这个作风凌厉的家伙扯上关系,所以他只能在蹉跎中“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