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县令(2)

刘华嗫嚅着说:“老爷不可戏言,这歌伎尚未精选,服装尚无踪影,去往东都五凤楼,何人演唱?何人协奏?”元德秀坦然一笑,说:“这腊梅歌舞俱佳,届时,本县操琴协奏即可。”

刘华猛然一惊,凑近元德秀说:“因为姚半县一案,怀州刺史宋升一直对您怀恨在心,李林甫也伺机为姚半县报仇雪恨。老爷此去东都若有闪失,岂不正中奸党圈套?”

元德秀哈哈大笑道:“为了给百姓们鼓与呼,本县特意作了首‘农夫吟,准备去往东都洛阳面君歌谏,尽早跟佞臣们见个输赢,心里也干净痛快!”

岂料去东都献艺前夕传来噩耗,说昨天黄昏有一伙歹徒,在宋刺史的指使下,突然闯进周诚家中,将腊梅绑走了,周母上前阻拦,被歹徒一脚踢死。眼看献艺迫在眉睫,元德秀无可奈何地说:“那本县只好去东都自弹自吟,任凭万岁发落。”

此刻,腊梅披头散发地跑到琴台上,告诉元德秀,说昨晚她被歹徒绑架到村庄外时,恰巧表哥打猎归来,周诚奋不顾身,拼死相救,帮她逃出去后,由于寡不敌众,最终死在贼人手上。

元德秀气愤地说:“这豪绅恶吏,实在比猛虎都凶,本县只好借东都献演以歌为谏。”

刘华慌忙劝阻说:“万万不可呀,老爷。如今下边是恶奴出洞,黑云翻滚;上边是佞臣勾结,山雨欲来,老爷若此去东都谏言,定然凶多吉少!”

豪华的东都洛阳,街道上飘悬着五彩花纸,家家门前挂着丝穗红灯。距五凤楼不远的迎春寓馆门前,更是车马如流,熙熙攘攘。宋升紧紧跟在李林甫身后,两眼笑成了一道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正史记载的文艺献演,宋升不仅让三百多名歌伎俱穿绫罗锦绣,戴环佩珠翠,连拉车的黄牛也披红挂彩,扮作犀、象、虎、豹……各州县的官员们知道,宋升不仅有独占魁首之势,而且他还在进五凤楼献艺前,陪同李林甫验收过各州县的节目。

恰巧这时,元德秀亲自携着琴囊,领着腊梅来到迎春寓馆报到,李林甫拍案问道:“鲁山小令,我来问你。献艺之乐工、歌伎,可曾带来?”

元德秀坦然一笑说:“俱已来到。”

李林甫问:“元德秀,你这协奏?”

元德秀坦然应答:“古琴一张。”

李林甫问:“这歌伎?”

元德秀答:“民间歌女一人。”

宋升脱口怒斥道:“如此草率行事,真乃胆大包天!”

李林甫向校尉们一招手说:“免去鲁山歌舞,将元德秀及民间歌女即刻带到西院软禁起来,听候万岁发落。”

元德秀在西院内连声哀叹:“五凤楼啊五凤楼,如今你是蝎子拦路,蜈蚣把门,让万岁看看民间的真实面貌,听听老百姓的肺腑真言,实在比登天都难呀!”哀叹时间久了,元德秀随手拨了一下琴弦,受琴声启发,元德秀霎时眉开眼笑地说:“有了!这满院琴声锁不住,随风飘荡四处闻。见不到当今万岁,咱们就在这西院内弹唱一番。”

谁料伴着清澈迷人的琴声,腊梅还没把元德秀新作的“农夫吟”唱到底,宋升就陪着李林甫,带着校尉们赶过来说:“大胆元德秀,刚才李大人已经给你宣布,免去鲁山歌舞,在此听候万岁发落。岂料李大人还没走远,你等就利用新编村歌,犯上作乱。”

李林甫当即命令校尉们:“将元德秀给我拿下!”

校尉们一拥而上,正欲擒住元德秀,此刻,一个小太监奉命前来。李林甫莫名其妙地问:“公公千岁,来到寓馆西院何事?”

小太监说:“万岁命我到此探问,刚才是何伶人在此抚琴唱歌?”

元德秀微微笑了笑说:“鲁山小令元德秀,为东都献艺,在此练习琴歌。”

小太监说:“万岁从行都御花园归来,路过此处,听你等弹唱山野小调,顿觉清新悦耳,特意传下圣谕,命你等明日五凤楼前献艺。”

元德秀闻言,赶忙跪地拜谢:“谢万岁隆恩。”

李林甫见状,凑到宋升耳边低声地说:“万岁今日站远处一听,村歌这曲调清新悦耳,明日仔细一听内容,他姓元的,仍然难逃杀头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