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名为“15岁女孩绝食50天只剩50斤”的新闻令人揪心。一个初三女孩在15岁的年纪,拥有165厘米的身高,体重却只有24.8公斤。据了解,该女孩因为当下流行的“白幼瘦”审美而有意识地长期减肥,最后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因为畸形审美失去了生命。
悲剧令人叹息。近几天有明星公开批评女装尺码越做越小,引发广大女性热烈反响,这个社会应该思考,“白幼瘦”之风为何愈演愈烈,所谓的主流审美,又是从何时成了女性的枷锁?
回顾近几年的女性审美风尚,对“白幼瘦”的追捧有增无减,网红的观念引导、消费主义风气盛行,都加重了年轻女孩的审美焦虑。尤其是意大利服装品牌BM进入中国后,掀起了“bm风”“bm女孩”的潮流,很多正在青春期的女生通过减肥让自己穿上S码的衣服,在年轻人中制造身材焦虑。
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并非不可取,但纵观中国女性审美观的变迁,关于美的定义并非仅有“瘦”一种。从中国古代文明出现伊始,各种不同的女性审美观,构成了浩瀚五千年中华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也为当代形成更包容的审美观提供了历史文化土壤。
原始社会和先秦时期,中国社会追求女子的自然之美。例如《诗经》中描述卫庄公夫人庄姜很美,描述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其中“柔荑”“凝脂”“蝤蛴”等意象都来自大自然。自然之美与人之美融合,“硕人之美”也成为当时的潮流。
汉代受楚文化影响,女性开始追求修长苗条的身材。汉代美女赵飞燕曾被形容“长而纤便轻细,举止翩然”。魏晋时期延续汉代风尚,开始倡导阴柔之美,总体不出“瘦”与“弱”的范畴。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开始出现女子的刚毅骁勇之美。《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既可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也可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现实中,也有妇女被写文称赞“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在那时的人们看来,女人不仅可以写一手好字、拥有文学修养,也可以骑马射箭、左右开弓。
新的审美潮流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受胡汉杂居的影响,骑马尚武、以丰腴为美成为当时女子奋斗的目标,尤其在王室女性带头“尚武”、丰腴雍容的杨玉环备受宠爱的背景下,从官家到民间都将豪迈大气、雍容华贵看作女性之美的特质之一。
明清时期,削肩柳腰、缠足小脚盛行,畸形审美影响了很多女性的人生。直到1912年3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令文说:“夫将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女性也积极投身破旧迎新的行动中,用实际行动革除流传千百年的陋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性成为大兴生产的重要力量,提高妇女地位成为当时的一项议题。此时“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新妇女”被看作劳动生产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国家推崇的女性形象也向劳动之美靠拢。例如1950年,女拖拉机手梁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在此后的文艺创作中成了最常用的素材,1951年丁鱼创作《女拖拉机手》,1962年发行的一元人民币上出现了开拖拉机的妇女,不同的方式,展现的都是妇女劳动的飒爽英姿。
随着社会思想观念进步、物质条件富足,女性理应追求更多元、更健康的生活和审美方式。与其盲目追求瘦弱的形象,不如找到自身优势,用独特的美让自己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