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我读的第一部小说叫《陈胜》,那时我7岁。后来,我跟姐姐提起这部小说,姐姐比我大3岁零9个月,她的记忆比我明晰。她马上指出《陈胜》的出处,并说那本书是大伯的。
童年时,没有儿童读物,我只要在村里找到一本书,便如获至宝。一部小说,会成为村里所有爱读书的孩子的共享读物。
童年里,印象深刻的书有《梅腊月》。我记住了澜沧江的地形,记住了过江要溜索。还有《上下五千年》,我记住了作者林汉达先生的名字。那本《格林童话》,我把它翻烂了。记忆深刻的,还有《聊斋志异》。
我的母亲在年近40岁时生下我。记忆里,我在幼儿时,她总是抱着我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母亲去开会或去种地时,我奶奶哄我,教我童谣。母亲不去开会,在家里待着时,中午和晚上,家里通常会坐满来找母亲调解纠纷的人。我从生下来就浸泡在语言的海洋中。阅读不光用眼睛,还要用耳朵。
后来,我长大了一点,脑子里塞满了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我自认为是读过万卷书的人了,接着就是要行万里路,要像孤舟蓑笠翁一样走天涯,我开始了不花一分钱的旅行。但因受不了外面的风霜之苦,我铩羽而归,灰溜溜地回家了。
后来,我去小学做了代课教师。教书时,我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早读。记得和孩子们读课文时,我最常读的是唐人的绝句……当然了,我也对小学课文熟悉得能脱口而出,因为每天都在教孩子们课文,听孩子们读课文。
后来,不安分的我又来北京闯荡。那年我20岁,每日都像在泥泞路上艰难跋涉。但我当小学老师时读过的那些诗句,经常如警钟一样在我熬不下去时在心中回响震荡。“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提醒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都属于一个奇迹。
再后来,2017年,我因为写了《我是范雨素》一文被很多网友知晓。此后,《我是范雨素》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原来我的阅读史严格符合古人几千年来的教学顺序——听、说、读、写。在婴幼儿时,我听过很多词语,有了理解能力;在童年时,我能看懂小说,也因此爱上了阅读;经常大声读书,这个过程使词汇变成了我的一种大动作记忆;能熟练运用词汇,成就我写出爆款文章。
这就是我的阅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