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我都调查清楚了,他其实就是别有居心,另有所图!”马源这一番话如平地惊雷,引得在场的同学无不议论纷纷。
“你调查到什么了?马源你快说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马源瞪着陈先生说道:“我早就对自掏腰包赞助晚会的事儿感到怀疑,所以这两天私下悄悄调查了你的情况……”
原来赞助人陈先生的父亲陈平也是这所大学的教授,却干过一件不光彩的勾当——早些年他举报学校的赵志阳先生,说他是反动文化权威,导致赵先生一家都被下放农村多年,后来赵教授重返学校,但因早年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这位赵教授就是《桃花源》的曲作者。
“你们知道赵教授的儿子是谁吗?他就是国内着名的企业家赵毅,也是咱们大学毕业的学生!听说他会作为知名校友出席咱们学校的社联晚会。陈先生作为生意人,早就巴不得解开和赵家的矛盾,好顺利地攀附人家大财团、合作发财。所以他不惜精力财力,就是为了捞到好处!”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没想到小小的曲子竟牵扯出这么多陈年旧事。这个陈先生非但没有悔意,诚心道歉,反而费尽心机地利用同学们去讨好人家,还在这儿装作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如此一来,咱们不都成了为他谋私利所用的棋子,任人摆布了?想到这里,谴责的目光一起射向陈先生。
陈先生面对大家责难的目光,没有多加解释,反而沉着地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播放了几条语音。
“毅哥,咱哥儿俩好久没见了,知道你贵人事忙,不过再忙也别忘了常回家看看,也别忘了咱这群兄弟们。”
“老弟你说哪儿的话,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呀。当时要是没有陈叔叔的保护,我们一家可能就完了。更不能有我现在的成就呀,这是一辈子的恩情,我们永远感激你们全家!”
“千万别这么说。赵叔叔是最有才华的音乐家,可惜天妒英才啊。”
“下放的时候,我父亲常在一天的劳动之后,为我们拉起二胡,并创作了这曲《桃花源》。短短的曲子,成了苦难岁月中的精神寄托。后来父亲被平反,重新返回学校,全心投入教学科研,不久积劳成疾去世了。未能再回到学校礼堂,为师生们演奏这首曲目,成了我父亲最大的遗憾。”
“过去不开心的事不要再提了。联欢会那天,你可一定要来,我给你准备了惊喜呢。”
几条语音听完,同学们都一头雾水,听这话怎么跟马源说的截然相反呢?
陈先生看出大家的疑惑,这才将故事原委娓娓道来。
“家父当时不仅没有对赵家落井下石,还私下保护他们少受冲击,告发只是为了使他们避免更强烈的迫害而做出的假象,连告发的具体事项,都是事先和赵叔叔商量好的。在我父亲的努力之下,赵家才安然无恙地渡过难关,《桃花源》一曲才得以保存至今。他们之间不但没有仇怨,还是相交甚深的密友,一切都是大家误会了。我父亲为人恬淡平和,面对大家的误解,也不屑多做辩解。所以陈赵两家的交往,也只是几位知心好友才知道而已。这次的《桃花源》就是我为赵毅准备的惊喜,是我对于父辈精神的一种独特的纪念形式。”
说到这里,陈先生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了同学们,之前是我太着急,态度不好。我只是想告诉大家,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乐趣和在业余活动中施展的才能,更能在苦难中支撑人们的信念。”
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想着自己那或功利或懈怠的心理,惭愧地低下了头。
联欢会那天,一曲《桃花源》意境悠长,空灵的曲调回荡在礼堂的每一个角落,动人的旋律冲击着每个学生的心,尤其是马源的二胡演奏,更是娴熟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曲完毕,演员们全体起立鞠躬,为那艰苦岁月中感人至深的情谊,也为那坚毅不屈的信念。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几天后,马源高兴地拉住王远帆:“社长快看微博热搜,是我们那晚的表演!”
王远帆一看,原来有社员把演出全程录制成视频,并把陈、赵两位老先生的故事写下来,发到微博上。
“哇,这么多点赞还有回复,大家都觉得很感动,还有人也在讲述自己的音乐故事呢!”
“社长你快看,民乐协会的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篇文章呢,还有评语!”马源和王远帆一字一句念着评语:“音乐是寒夜里的灯光,是心灵的发声。”
二人念完相视一笑,是啊,我们弹奏的不是音乐,而是我们的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