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刘邦赢在哪儿(2)

可以说,故楚名将之后这一名号始终是项羽的一大道德包袱。正是基于此,迫使他必须以复仇为使命。他之所以回到徐州,以彭城为都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始皇二十三年,秦将王翦灭楚,虏获楚王之后,项羽的先祖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兵。直到始皇二十四年,项燕死于此地。淮南是项羽的祖居地,他的心里只有这个道德包袱。

垓下一战,项羽宁死也不肯过江东,并非他担心会将战火引入江东,给江东父老带来灭顶之灾,而是因为一连串杀戮、战败使他内心的道德形象已经崩塌,丧失了自信。正是他的所作所为,将他逼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早在他“别姬”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不过江的打算,否则又何必让心爱的虞姬白白送掉性命?

再次,刘邦看到了秦制的好处,并很好地利用了秦制的优点,成功地得以壮大;项羽却倒退到战国模式,分封诸侯,是其最大的败笔,不仅放弃了中原之王、天下之主的地位,将自己变成诸侯,而且很快就重蹈六国的覆辙,掉入了自己挖下的坑里。

李开元说,秦始皇彻底地废除封建,实行完全的郡县制,既是急政,也是致乱之政。这一说法,显然无视郡县制是适合时代需要的先进制度,既不是急政,更不是致乱之源。秦本土和六国的矛盾与紧张并非封建和郡县之间的紧张。当时七国都渴望一统,结束战乱。即使秦国不统一,也会由楚国或齐国来统一,统一之后,必然舍弃封建,采用更先进的郡县制。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大一统”思想是符合时代趋势的,正是基于这一趋势,西汉初正式出现了“大一统”的思想。它并非一个地域统一的理念,而是指国家政治的整齐划一,思想上经济上的中央集权。事实上,山东反秦风起云涌时,秦本土内部并没有崩溃,即使帝国高层李斯和赵高致乱,将秦二世扶上帝王宝座,也不影响其统治根基。假如秦二世不那么混蛋,凭借关中险要也足够平定山东叛乱。

刘邦是从秦朝体制中走出来的,意识到了秦制的好处,进入咸阳后,他只是以“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法中烦琐的酷刑,大体保留了秦制。如果秦制真的有问题,那么刘邦入关中后,首先应当改变或者废除秦制。相反,刘邦采纳了秦朝的军功爵制等旧有制度,对将领立功都有具体数字登记。

项羽没有意识到战国之乱的根源所在,灭秦后恢复所谓的山东六国,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简直是倒行逆施。新的山东六国,只要有一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天下大乱。以齐国的相国田荣为例。田荣因未出兵攻秦,未得受封,心怀怨恨出兵作乱,先是攻灭了项羽所分封的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自称齐王,导致齐国大乱。然后支援陈余攻占了赵国,驱逐了项羽所分封的常山王张耳,迎回赵王赵歇,导致六国大乱。紧接着以彭越为先锋,以齐军主力为后援,率先攻入项羽的楚国,逼近首都彭城,直接威胁到楚国的安危。这恰恰证明过去的封建制是根本问题所在,诸侯割据是天下乱源。

后人读“鸿门宴”,将项羽不杀刘邦归结为项羽的败笔。其实,即使项羽在宴会中不杀刘邦,在宴会之后,刘邦势力并未即刻增强,项羽仍然可以分分钟灭了刘邦,假如项羽后悔的话。事实上,项羽不仅没有后悔,还封刘邦为汉中王,这是为什么?

其实,在鸿门宴上,项羽注定一开始就不会杀刘邦,因为这违背了项羽的初衷,他是要恢复六国制,杀了功劳大的刘邦,如何服天下?如何建立六国制?因此,即使范增劝谏,他也不听,并非是信不过范增。

相反,项羽听项伯的,项伯为什么能说服项羽?因为项伯明白项羽的底线是只要刘邦不自立为王即可。否则项伯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叛自己的侄儿来帮助刘邦。

项羽的谋臣范增却不懂得他的心思。范增劝立楚怀王就最为失策。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得好:“六国亡久矣,起兵诛暴秦,不患无名,何必立楚后,制人者变为制于人。”换言之,不立楚怀王,照样可以为楚国复仇。相反,立了楚怀王后,反而成了自己复仇的一个麻烦,导致项羽最后不得不除掉他,又让自己背上了一个极大的恶名,使刘邦名正言顺得以号召天下攻击项羽。刘邦历数项羽“十宗罪”,大部分与楚怀王这个义帝有关。

楚汉相争,一胜一败,背后的玄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