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的华丽转身

西晋文学家左思,长相一般,不善言辞,他埋头文史典籍,发愤攻读诗赋。为了试笔,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出了《齐都赋》。此后,左思在阅读了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后,发现文中有虚而不实的弊病,便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和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其时江东才子陆机在洛阳做官,也想作《三都赋》。陆机听说左思打算写此文,觉得可笑,公开讥讽道:“我想作《三都赋》都感到困难,至今尚未动笔,而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丑八怪、无名小卒也想写《三都赋》,真是太自不量力了。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给我拿来盖酒瓮而已。”

面对嘲讽与羞辱,左思毫不生气,他若无其事地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于是左思广泛搜集材料,虚心请教,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写出了《三都赋》。

左思既无显赫的背景,又无响亮的文名,《三都赋》成文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好在皇甫谧、张载、刘逵、卫权、张华等名家慧眼识珠,《三都赋》赢得了他们的认可,他们分别为其撰写序言和注解。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贵到什么程度呢?洛阳每刀千文的纸很快涨到了两三千文,断档缺货后,不少人到外地买纸来抄写左思之赋。有好事者专门给陆机送去了一册《三都赋》,反驳他当年对左思的蔑视,令陆机羞愧不已。陆机仔细看过《三都赋》后深为叹服,以无法超越为憾而搁笔。成语“洛阳纸贵”“陆机辍笔”,便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