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刘邦的绿林生涯,是弱肉强食的斗兽场,每天都有新的危机,稍微处理不好,就没有以后的事了。
刘邦是泗水亭长,属于沛县的基层领导,正常工作的时候,属下一定要听命令,对吧。但是刘邦送刑徒去骊山的路上,本应该听命令去骊山的刑徒们,感觉去了骊山都得死,大部分人在路上就跑了。
刘邦作为负责护送刑徒的亭长,面对这种非正常情况,根本止不住,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意味着“正常工作程序”已经作废了,根本不能用以前的处理方式来处理眼前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刘邦自己去了骊山就要负责任,回到沛县也犯法,横竖是个死。
怎么办呢?
刘邦的处理办法就是打破常规,既然正常的工作程序已经作废了,绝对不循规蹈矩,只有另辟蹊径,才能给自己找到一条活路。于是他对剩下的人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你们都走吧,我不管你们了,从此以后我也要浪迹天涯了。
这么一句话,刘邦就不再是管理刑徒的泗水亭长,而是和大家一样,都是秦朝严苛法律的受害者,颇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危机就此化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刘邦降低身份改变策略,重新和刑徒们站在一起,经过斩白蛇之后,一群人隐匿在芒砀山。换句话说,刘邦在正常工作程序崩塌的时候,迅速切换到绿林江湖模式,重新建立起一套秩序。
陈胜、吴广起义以后,秦朝的郡县都躁动起来,纷纷杀了秦朝派遣的官吏响应陈胜。沛县县令发现秦朝的船要沉了,准备跳船谋生,但是萧何、曹参告诉他:“你是秦吏,突然要带着沛县子弟造反,恐怕大家都不相信,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不如让犯法流亡在外的人回来,说不定有戏。”
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下,刘邦带着几十个人,从芒砀山回来了。
但是刘邦回到沛县以后,沛县县令反悔了,关闭城门不让刘邦进城。这个时候怎么办?人都回来了,再回芒砀山也不合适,可是县城进不去,刘邦再次陷入两难的处境,短时间内必须做出选择,才能保住性命。
刘邦的决断是给城里写信,告诉沛县的父老乡亲:“天下苦秦久矣,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你们要是和县令一起站队秦朝,将来免不了破城屠家。如果杀了县令打开城门,就是站队诸侯,以后才能幸福安康。”随后把信绑在箭头上射进城里。
刘邦的这封信,本质上是把自己放在起义诸侯的一边,再利用“天下苦秦”的舆论鼓动人心,让沛县的父老乡亲选边站。
结果不用多说,刘邦赌赢了,顺利进城。
刘邦这种在绿林中生存多年的人,可能遇到的每件事都是希望,而每件事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如何引导事情的走向,并且消除隐藏的危机,属于生存的必修科目。
经过多年的高强度训练,他对危机有非同寻常的感知力,并且积累了应对危机的无数工具,这就让大脑形成处理危机的肌肉记忆。
这才是刘邦最强的能力。
二、
如果只有处理危机的能力,哪怕能力再高,剑客最多也只能成为土匪,军人只能成为军阀,政客的上限则是项羽、英布似的乱世枭雄。他们都成不了平定天下的开国皇帝。
绿林大侠必有精神追求,大政治家必有情怀,事实上任何事业能做到极致,最终的推动力一定是情怀和理想。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下过一个定义,总结起来就是四点——不怕牺牲、扶危济困、说到做到、功成不必在我。那么按照这个标准,“绿林大学”毕业的刘邦,不仅在肉体上做过侠客,精神上也是真正的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