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诗词大会”(2)

唐僧也进入了状态——“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

一番谈禅说道后,凌空子打个哈哈道:“我等趁此月明,原不为讲论修持,且自吟哦逍遥,放荡襟怀也。”拂云叟笑指石屋道:“若要吟哦,且入小庵一茶,何如?”

随即,他们将“会场”转入室内:木仙庵。

两块茯苓膏外加一盏香汤进肚后,唐僧情乐怀开,十分欢喜,忍不住吟出一句“禅心似月迥无尘”。

于是,这场“诗词大会”的即兴对决,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杏仙出现并朗吟道:“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一首诗连用了四个与杏花有关的典故,如此才华横溢,不仅将“诗词大会”推向了高潮,也让唐僧暗暗佩服。

而杏仙呢?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酒不醉人人自醉,她看到唐僧如此风流儒雅,锦心绣口,便情不自禁地大胆表白:“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

十八公等人立马意领神会,开始起哄:“杏仙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紧接着,拂云叟与十八公做媒,孤直公与凌空子保亲,欲成此姻眷。

再看唐僧的反应——适才还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亲近感,此刻突然翻脸,高叫道:“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砥行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

见唐僧发怒,十八公等人皆“咬指担惊”,再不敢说话。倒是那个赤身鬼使暴躁如雷道:“你这和尚,我们好言好语,你不听从,若是我们发起村野之性,还把你摄了去,教你和尚不得做,老婆不得娶,却不枉为人一世也?”

本是一场应景而生的“诗词大会”,谁知接连失控,最后竟欲要演变成威逼恐吓的“抢亲大会”。

但随着孙悟空的一声“师傅”,那诸公与鬼使、女子和女童,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周边只剩下一株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一株老杏,二株腊梅,二株丹桂。

悟空道:“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枫树,杏仙即杏树,女童即丹桂、腊梅也。”

八戒闻言,不容分说,一顿钉耙,连拱带锄,将它们全连根挥倒在地……

这些妖怪的结局,其实多少有点让人怜惜,因为他们怎么看也不像妖怪,倒像是雅士,或者隐士。即使是妖怪,也算是《西游记》里最斯文风雅的妖怪。毕竟,他们的目的并非要吃唐僧,仅仅只是把唐僧“请”来做嘉宾,开一场“诗词大会”而已。

不管如何,这场“诗词大会”,唐僧的表现是很出色的:联诗起句,情趣盎然;从容对答,口吐锦句;坚执不从,心如金石……既彰显了东方大国的文采飞扬,也诠释了华夏民族的男儿本色!

可以说,“诗词大会”是《西游记》刀枪剑雨中的一抹暖色,毕竟,取经之路,险山恶水,妖魔鬼怪,需要胆量勇气,也需要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