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亨,挽救了整个唐诗命运

诗圣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据说,杜甫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的诗中和酒有关的占21%,比李白还多。但是这么伟大的诗人,40岁之前的诗没有几首。杜甫活到58岁就去世了,如果他20岁开始写诗,40岁到58岁,只有18年,至于前20年,那个更年轻的,更爱喝酒的,也更洒脱的杜甫,我们几乎无从得知。

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唐人记载说,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非常遗憾,没有了。

李白有多少诗流传了下来?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估计有5000到一万首,而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了族叔李阳冰,请他为自己编集子,以便流传后世,而李阳冰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非常用心地整理出了《草堂集》10卷,然后……失传了。

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也就是说,有这一首诗,就足以成为诗坛的大哥大了。但是,这么伟大的诗人,现在只有两首诗传世。

孟浩然算是幸运的,死了没几年,就有人给他编诗集,但许多诗当时就已经散失;还有李商隐,亲自编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全部失传,没一卷流传下来。他的诗是多年之后人们陆续搜求到的。

这样的名单还有很长。骆宾王,只有五首诗存世。“初唐四杰”里坐第一把交椅的王勃,他的集子艰难地流传了几百年后,也难逃在明代被彻底湮灭的命运。直到明朝都快灭亡了,人们才从别的书里和集子里找到了一些王勃的诗文。

其实,如果没有明代的胡震亨,我们有可能更惨,连这些诗都看不到。唐诗都收在《全唐诗》里,这是清代纂修的,而《全唐诗》的蓝本,就是胡震亨靠一人之力编辑的《唐音统签》。《唐音统签》足足有1033卷,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胡震亨单枪匹马,把这个活儿揽了下来。他仅凭一人之力,就挽救了唐诗的命运。

胡震亨是浙江海盐县武原镇人,出身书香世家,关键是家里还比较有钱。先辈中除了祖父有过功名,其余都是平民百姓。祖父胡宪仲,曾受过着名学者郑晓的教育,明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三十一年任南京刑部主事,很有军事政治方面的才能,可惜到南京后第二年就死了。父亲胡彭述,喜欢读书,家有藏书超万卷,这样的家庭传统培育出一个胡震亨。

胡震亨“才识通达敏捷,怀济世之志”。他自小勤奋好学,饱览群书。18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具备了进入官僚系统的资格。后又参加京试,但连续几次未能考中进士,也就不考了。万历三十五年,胡震亨在中举后,被派到合肥做知县。

走马上任伊始,胡震亨也是有抱负和信心的,最初的日子,他也干劲满满,怀着传统儒家的理想,要把合肥这一方水土治理好。据明史与合肥县志记载,胡震亨在合肥五年间,大兴水利,改革官粮运输,颇多善政。时称“治状冠江北”。

公务之余,胡震亨还有个不同于一般官僚的爱好:喜欢研究兵书,曾与抗击后金的名将、勇武闻名天下、人送外号“刘大刀”的刘铤为友,两人研讨兵事,刘铤素来心高,竟然服膺此一书生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