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生逢盛唐时期,他的边塞诗很能反映盛唐的气象,还有作为大唐子民对外敌势在必得的气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是他最有名的《出塞二首》,写这两首诗时,他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诗里充满了书生意气,没有上过战场,却对战争充满浪漫想象。天地的雄浑,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感慨,还有战场上刀光剑影、冲锋陷阵的厮杀,征人的勇武豪迈,都在字里行间,有人称其为唐朝七绝的压卷之作。
边塞漫游
王昌龄出身农家,年少躬耕,过得很贫苦。十六七岁时,曾经到嵩山学道,因为没有慧根,只能中道放弃。
716年,十八岁的王昌龄,开始了边塞漫游,他先在河北邯郸待了五年,这里主防契丹和奚。接下来又漫游了河东、河西,再往西穿过陇右,直达玉门关,这里主防突厥。他流传下来的边塞诗,大多都写于这个时期。
723年,王昌龄已经在边塞漫游了七年。他来到雁门关,萧瑟一片,远远还可以看见胡人在打猎,大唐的士兵扎营在河边,风餐露宿的日子很艰苦。在这里,他跟士兵混得很熟,常常听他们聊战场上的事。他们个个身经百战,想建功又怕建功,因为军中奖罚不公,功劳越大,越可能招来意外的灾祸,甚至遭受牢狱之灾。
于是,他怀着同情和感伤的心情,写下了《塞下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长期的边塞漫游,让他对战争中的人、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笔下也多了几分沧桑。
他在组诗《从军行》中,写尽了战争的苦楚:思妇与丈夫的离别之苦,戍守边关的思乡之苦,征战沙场之苦,行军之苦,以及建功立业之苦。“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曾经,他的视角是赞颂大唐的功业,而今亲临前线,感受到了战场杀伐的残酷,诗的焦点慢慢转向了战争中的人。
重返长安
726年,在边塞漫游十年后,二十八岁的王昌龄准备回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经过扶风时,他在一间馆舍休息,跟主人一起喝酒。主人恰好当过兵,聊起往事,王昌龄感同身受,于是写下长诗《代扶风主人答》。
在唐朝当兵很辛苦,戍边的士兵更是苦上加苦。皇帝想要开边,士兵就要一直打仗。扶风主人想起往事,还没开口,就先流下数行泪。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是这样,内心是苦的,一想到曾经的画面就泪流不止。扶风主人十五岁就到边塞当兵,战甲连年穿在身上,随时都要准备冲锋陷阵,难有一顿饱餐。当时一起出征的士兵有三十万,最后只有他一人活着回到长安。回到家乡后,亲朋故旧已经零落,而他自己也是满身战伤,处境凄凉。
这引起王昌龄的反思。他到边塞漫游,是在找参军的机会,最后放弃,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来,当时府兵制还没有被破坏,士兵多是有背景的,他没有加入的机会。二来,见过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凄苦,他内心已经开始厌恶战争了。
回到长安后,王昌龄苦读诗书,一举中了进士,被授予一个九品官,担任负责典校藏书的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闲差。他不满足于此,在三十七岁时,又跑去考了博学宏词科,一考就中,被授予汜水县尉的官职,依旧是九品官,不过这次晋升空间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