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江汉平原玉沙县捕快杨不凡,读书二十年,科举屡试不第,连秀才都没考上,干脆弃文从武,在县衙里从事刀口舔血的营生。缉捕盗贼、捉拿罪犯,他一干就是二十几年,青丝变白发,慢慢熬成了马、步两班捕快的捕头。一辈子吃斋念佛的老娘时常叮嘱他:“儿啊,公门里头好修行呢。”杨不凡谨遵母命,不冤枉好人,不乱杀无辜。当地百姓称他“杨菩萨”。
来自朝廷“满门抄斩”的特大要案,杨不凡也接过三回。古代的严刑,有诛九族、夷三族等,血腥恐怖,殃及许多无辜。到了清朝末年,仍然有“满门抄斩”的刑罚。如此重典,非叛国、谋逆,不会轻用。
这不,朱集丁村财主丁老爷的长子丁春秋,东渡日本求学,参加了同盟会革命党,这是明目张胆要颠覆清廷政权。丁春秋被捕,满门抄斩的“懿旨”就飞出了北京城。
钦差到了,玉沙县马、步两班捕快,顾不得春雨绵绵,道路泥泞,紧急出动,配合钦差,不敢稍有懈怠。
出了县衙,杨不凡就拦住众人,想力邀各位先到楚天酒楼喝一杯再说。钦差疑惑:“如此重大的刑事案,怎么还能喝酒?”
杨不凡拍一拍胸脯:“大人尽管放心!丁春秋家里,不过是些老人妇孺,就是叫他们跑,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
钦差大人思量再三,跑了朝廷钦犯,谁有几个脑袋担责?就说:“杨捕头,夜长梦多,先办差再喝酒。”
杨不凡伸出大拇指:“大人明鉴!”他跟得力亲信、马班头领小袁嘀咕了几句,就开始分工下令了:“小袁带马班绕道秤砣口大桥,先行包围、堵截丁村要道,等候步班赶到拿人。”
丁村隔着一条宽大的东荆河,又是汛期,河水暴涨,旋流滚滚。
新入步班的捕快小张站出来说:“走秤砣口?等我们赶到,黄花菜都凉了。我们不如坐渡船,最少近二十里路呢。”
杨不凡瞪了小张一眼喝道:“你刚来三天,哪轮到你发话?我们几十条小命不值钱,但若钦差大人有什么好歹,拿你家人垫棺材底!”
小张不甘心地闭嘴了。
分拨已定,大家才浩浩荡荡踏着泥泞向三十里外的丁村开拔。
两个时辰之后,杨不凡陪着坐轿的钦差大人才到达丁村。此时丁家大小十二口人,无一漏网,全部被捕快们控制。丁家的财产查抄已毕,封印待运。丁家老小的哭喊声此起彼伏,村邻们远远围观,叹息。
杨不凡拿出从县衙带来的鱼鳞册,核实丁家人的名字后说:“钦差大人,丁家一十二口,捉拿无误,请您验明正身。”
钦差大人逐一核对、鉴别,点头认可。忽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远远地举着一纸合同书高喊:“杨捕头,请留步!”
来人是丁村秀才王五。杨不凡问:“是王秀才?你有什么事,等我完了公干差事再说。”
王秀才挤进来说:“杨捕头,等不得!丁家的小儿子丁南北,已经过继给我了,他不算丁家人!”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是啊,古人云,下堂不认母,过继不是儿。十岁的丁家小儿丁南北现在叫王南北了,不是丁家人了。
杨捕头接过合同书,细看一遍,又递给钦差:“大人,按照大清刑事惯例,此儿应该放了。您看这……”
钦差也可能头一次遇到这种事:“老佛爷的懿旨说,丁家满门抄斩。这小儿子已经改姓王了,这个……”
还是那个小张,张口就来:“假的,假的!合同书的墨水还没干呢!”
杨不凡伸手就是一刀鞘,狠狠地打在小张背上:“钦差大人在此,你僭越了!”
钦差大人一锤定音:“就按照大清刑事惯例来吧。跑了人犯,我等有罪;忤逆旨意,我等还是有罪。这个王南北,已经不算丁家人了,交给王秀才领回家去吧。”
丁老爷和夫人,双双跪下,哭道:“谢钦差大人!谢杨捕头!”
读者诸君猜对了,正是杨不凡指使亲信小袁,暗度陈仓,钻了大清律法的空子,要给老丁家留下一脉苗裔。
事后,杨不凡开除了步班捕快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