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遭遇鬼案
这年仲夏,卢运生中了进士,到句容县走马上任,做起了县令。
上任头一天,县衙前的那面大鼓就被人“咚咚咚”地擂响了。卢运生和师爷对望一眼,转头吩咐衙役:“何人敲鼓?给我带上来。”
衙役下堂,带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卢运生打量此人,只见他面色红润,身穿丝绸长袍,大腹便便,一双眼睛骨碌直转。
卢运生清了清嗓子,发问:“姓甚名谁?为何敲鼓?”
男人双膝下跪,低头答道:“我叫包桂芝,是本县洪山镇乡民。我的弟弟,是我父亲和鬼生的儿子!”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卢运生示意肃静,让男人详细说说。
包桂芝咬牙切齿地说:“这个鬼儿子,分了我父亲的遗产……”
原来,包桂芝的亡父叫包志伟,以经商为生,别人都叫他“包员外”.包员外的正室是梁氏,大儿子便是包桂芝,多年后,包员外纳王氏为妾。自从娶了王氏,包员外每次外出经商都把她带上。一次,刚离家没几天,王氏染了恶疾,船到桃源县吴城,竟去世了。天气炎热,加上还有生意要做,包员外忍着悲痛,在吴城租了一块墓地,草草葬下王氏,打算等腾出时间再来迁坟。
一年后,包员外雇了船,来到吴城。头天上午,他托人到附近雇了一些农民,说好第二天辰时挖坟。不料当天下午,一位老太太来到包员外所住的客栈,敲响了包员外的房门。包员外跟老太太非亲非故,她会有什么事?老太太接下来的一段话,让包员外目瞪口呆。
老太太说:“我是街西头卖粥的,大半年来,我每晚点钱,都发现卖粥的钱里有鬼钱,不多不少,两个铜钱。后来我细细观察,发现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妇,每天都来买粥,每次只买两个铜钱的粥。我把少妇给的两个铜钱单独存放,到晚上再看,果然变成了鬼钱。”
包员外好奇地问道:“这个少妇是谁?她买粥干什么呢?”
老太太说道:“我不清楚。每天给我两个鬼钱,怪瘆人的,她是鬼,万一惹着她了,不是闹着玩的。昨日,少妇买粥时对我说,她是您包员外的如夫人,给您生了个儿子。鬼没奶水,只好天天来买米粥喂孩子。她知道您今天要来迁坟,希望我把这件事告诉您,把儿子带走。我问,包员外要是不信呢,少妇拿出一支金簪,让我把这个给您看。”老太太说着,取出金簪递给包员外。包员外一看,果真是他给王氏陪葬的金簪,顿时眼泪簌簌直流。他把金簪往身上一揣,撒腿就往外走,老太太忙问:“哎,您去哪里呀?”
包员外道:“现在就去挖墓!”
很快,农民们挖开坟墓,逝者王氏面色如生,她的身边,果真躺着一个正在啼哭的婴儿。
第二天,包员外带着婴儿和王氏的棺木赶回了句容。这就是那个鬼儿子的来历……
听包桂芝讲完,卢运生疑惑道:“如此说来,你这弟弟真是鬼儿子?不过这只是你的说法,还有什么能证明你弟弟是鬼儿子?”
包桂芝道:“有!我弟弟叫包桂冠,他今年才五岁,把《古文观止》背了个滚瓜烂熟,我三十出头都背不过他。人都说‘鬼才,若他不是鬼,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才华?”
卢运生思忖了一会儿,说道:“为了证明你的话属实,我慢些时候会’借你弟弟一用。你先回去等候消息。退堂!”
卢运生很快查明,正室梁氏不能生育,包桂芝是抱养的。本想有一个养子就够了,可包桂芝生性顽劣,包员外极度失望,只得娶王氏为侍妾,打算再生一子,可王氏尚未生子就病故了,之后包员外去吴城,遇见了卖粥的老太太,按她所说领回了鬼儿子:包桂冠。包员外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让自己的姐姐照顾包桂冠。没几年,大儿子包桂芝就把家产挥霍殆尽,打起了小弟的主意。
摸清包桂芝的情况,卢运生和师爷乘船北上,沿着运河来到桃源县城。
上了码头,见不远处有人烧纸,还跪着磕头,嘴里念念有词,隐约听到“魏大人”几个字。卢运生向一个路人请教,路人说:“他们受过魏大人的恩。魏大人死后,遗体用船运回千里之外的老家埋葬,所以他们在河边给恩人烧纸。”
卢运生想再问问清楚魏大人是谁,路人已匆匆离开。卢运生走到近前悄悄观察,发现那烧纸的袱子上写着“魏公福光大人收用”的字样。
“魏福光……”卢运生嘴里喃喃自语,慢慢地踱着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