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手吆喝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茂林镇上有两家雨伞作坊,老板分别是刘掌柜、马掌柜。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马掌柜总是看刘掌柜不顺眼,刘掌柜偶尔也对马掌柜的为人有微词。

刘掌柜的刘记伞坊和马掌柜的马记伞坊的生意,原本不相上下。这一年,马掌柜仗着自己年纪尚轻,便去外地拜师学艺。半年后,他回到茂林镇,从此,马记伞坊制作出来的雨伞既结实又好看,硬是把刘记伞坊的雨伞比了下去。

刘掌柜也想外出学艺,可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只得作罢。于是,去马记伞坊买雨伞的人越来越多,而刘记伞坊冷清了下来。

这天,刘掌柜领着一个名叫郑顺的伙计,赶着一辆马车,去县城里卖雨伞。刘掌柜是这样打算的:既然去我刘记伞坊里买雨伞的人越来越少,不如把雨伞卖到县城里去,只要多去几家店铺,我的雨伞也能卖出去。

谁知,一连去了几家店铺,竟一把雨伞都没能卖出去,刘掌柜不禁有点泄气。这时,一家杂货铺出现在眼前,刘掌柜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杂货铺的老板姓陆,陆掌柜一连看过几把雨伞后,对刘掌柜说,雨伞虽然结实,但却有些笨拙,不够轻巧,若是买下这些雨伞,恐怕会卖不出去,亏本钱。

刘掌柜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既然陆掌柜想买既结实又轻巧的雨伞,茂林镇的马记伞坊倒是出产这样的雨伞,您不如去那里看一看。”刘掌柜还把去茂林镇的路线,详细告诉了陆掌柜。

刘掌柜的一番话,把站在一旁的郑顺给听呆了,他左思右想,就是想不明白刘掌柜这不是在替马掌柜吆喝吗?这天底下,哪有替对手吆喝的道理?

出了杂货铺大门,郑顺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刘掌柜听了摇摇头,没有说话。从那天以后,刘掌柜逢人便夸马记伞坊里的雨伞。

三天后的上午,刘掌柜领着郑顺上街办事,忽然看见一辆马车驶入了镇子,车上坐着陆掌柜。

刘掌柜冲陆掌柜打了一声招呼,陆掌柜跳下马车,两人寒暄了起来。当刘掌柜得知,陆掌柜此行来到茂林镇,是专门前来看马记伞坊的雨伞的,便亲自把他领到了马记伞坊的大门前。

这一幕,把郑顺给看傻了眼,心说:刘掌柜啊刘掌柜,你不但替对手吆喝,而且还把生意送到对手门前,你到底图个啥呀?

陆掌柜见马记伞坊所制作的雨伞,果然既结实又轻巧,便买走了满满一马车雨伞,马掌柜赚了一笔银子,脸上不禁乐开了花。当他得知陆掌柜之所以来到他的伞坊里购买雨伞,是刘掌柜替他吆喝的缘故,不由得更加得意了,逢人便说:“连刘掌柜都替我吆喝了,看,我就是比刘掌柜强!”

从此,来马记伞坊购买雨伞的客商络绎不绝,马掌柜很快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两个月后的一天,刘掌柜把刘记伞坊里的工匠伙计叫到一处,说:“我作坊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你们不如去马记伞坊里做工吧!马记伞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正缺人手,你们去了,马掌柜肯定会雇你们。”

架不住刘掌柜的反复劝说,当天,一大半的工匠伙计都去了马记伞坊,而有几个人却死活都不愿意离开刘记伞坊,郑顺便是其中之一。

这天,陆掌柜再次来到茂林镇,购买马记伞坊制作的雨伞。买好伞后,他来到刘记伞坊看望刘掌柜。

与刘掌柜聊了一会儿后,陆掌柜站起身来,凑近挂在墙壁上的一把扇子。那是一把竹扇,是使用被削得薄如蝉翼的竹篾编织而成的,不但精巧,而且极为柔韧,扇面上还编织着漂亮的图案。一时间,陆掌柜不禁看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