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2)

陆隆看师父来了,急忙把斧子放在一边,双手抱拳道:“谢师父指教。”

“你不是总说要报答我吗?最近代国和虢国对我们虎视眈眈,边疆战乱不断;又有二龙山、白虎山啸聚的数万山贼作乱,百姓朝不保夕,社稷岌岌可危,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马上春闱,你去考个武状元,为国出力,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老汉说话时一脸凝重,完全没有了平日嘻嘻哈哈的样子。

“师父,您和我一起去吧。您做大元帅,我当副将。”陆隆看师父忧心忡忡的样子,忙出主意。

“我老了,加上散淡惯了,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快去吧!”说着,老汉从怀里摸出几两碎银,“这是你上京的盘缠。大比之期不远了,快快去吧!”

陆隆回家收拾行囊,安顿好母亲,便匆匆上路了。晓行夜宿,渴饮饥餐,足足走了一个多月,到达京城时正是傍晚时分。陆隆看见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做些什么,他也凑了上去,只听一人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眼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朕决定于三个月后开武殿试。此次大比从简,凡有德有能之士,皆可入场比试。名列一甲之(古时候把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三人御赐金甲,必将重用。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皇榜贴出已经很久了,只见两个官差打扮的人挤了进来,轻蔑地看了众人一眼说:“明天就是大比之期,有本事的都可以去试试。”说完他们就把皇榜摘了下来。

第二天,陆隆起了个大早,换上整齐的衣服,可膝盖上还是有两处补丁,那是出发前娘给他缝的。他轻轻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孩儿只管为国出力,我能照顾好自己。”陆隆扛起斧头走出了客房,一把拉住小二:“小二哥,请问武殿试在哪里比?”

小二哪里见过这么大的斧头,吃了一惊,连忙给他指路。

陆隆朝着光武门校场走了过去,没走多远便听到了鼎沸的人声,看来参加比试的人还真是不少。等陆隆走到校场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一个拿剑的少年冷哼一声:“皇上求贤若渴,比试从简,倒便宜了这砍柴的。”言下之意是,若是像以往那样童试、乡试、会试依次考来,拿斧这人肯定连进京赶考的资格也没有。

陆隆听了并不生气,他奉师命而来,不想节外生枝,只管随着人潮往里走。一声锣响,主考官在高台上大声宣布:“武殿试第一关,骑射,请依次上马开弓。”

陆隆既没学过骑马,也没学过射箭,急得汗都流了下来。而且这次比试用的都是烈马,好多人刚骑上去便被甩了下来,失去了比试资格。即便马术好的能勉强稳住身子,也无论如何都拉不开那一米多长的硬弓,只得接受被淘汰的命运。最终真正把箭射在靶子上的,只有五个人而已。陆隆正看得入神,一个引路兵丁走过来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把他带到了一匹黑马的旁边。陆隆知道,这匹马摔落了近百人,还有好几人被它踩伤了。他运足气力拉紧缰绳,用力踩着马镫跃上马背。那黑马一声长嘶,想要立起,只可惜陆隆力大无穷,用手死死压住,马的前腿都被他按进了土里。陆隆用腿紧紧夹住马的肚子,马不敢反抗,只得低着脑袋。

引路的兵丁虽然躲在了旁边,却还是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幕,赶忙跑去向考官禀报。考官听闻也吃了一惊,凑到兵丁旁说了几句,那兵丁便从考官身后另取了一把弓箭送到陆隆面前,双手递上:“公子请用这把神臂弓。”

陆隆看到眼前这弓比其他人所用的更长,弓弦更粗,立刻明白是主考官想看看他有多大臂力,便没说什么。他运足气力,猛地将弓拉满,斜眼瞥到主考官正盯着他看,干脆用上了十成力气,口里大喝一声:“开!”神臂弓应声而断,全场哗然。尤其是那些没拉开弓而被淘汰的闹得最欢:“此人竟然把比试的弓拉断了,理当取消资格。”“不给他安个大不敬的罪名就算便宜他了。”

主考官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你们知道他刚才拉断的神臂弓有多重吗?”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弓足足五百石,你们还有谁能拉得开?”

校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古往今来,能把五百石的弓箭拉开的能有几人?更别说拉断了。刚才那些对陆隆不屑和鄙夷的人一下子无话可说了。

第一关结束,校场上只留下了六人。第二关比的是马上厮杀。陆隆还骑着刚才那匹黑马,一斧便将对手的枪杆斩断了。但他宅心仁厚,不忍伤人性命,把斧子掉转过来,用斧柄轻轻一点,便把那人推下马去,不费吹灰之力赢下了一场。看来他名列一甲是毫无悬念了。能够为国家出力也算是报答了师父的教诲之恩。

正当他寻思的时候,另外两边也都决出了胜负,其中一名胜者正是在门口嘲笑他的持剑少年。根据规则,陆隆要和其他两人进行混战,按照倒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名。陆隆刚纵马向前,一柄长剑便直刺他的胸口,一寸短一寸险,此刻想用巨斧招架已来不及,他只得侧身躲闪。这时,另一人手举大刀斜斜削了过来,陆隆赶忙用斧柄接住,一时间颇有些手忙脚乱,赶紧跃马冲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