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亮的那盏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当想起曾祖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他的言传身教一直是家人的宝贵财富,也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亮的一盏灯。

在我与他相识时,他已经是六十三岁的老人了。在我心里,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位慈爱的长者,更是一位拥有智慧并对晚辈寄予殷切希望的家长。他的故事曾经在我的耳畔磨起老茧,但在他去世后,却让我撕心裂肺地怀念他,让我对他的一生充满敬意。

曾祖父名叫王凤昇,1919年,生于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1945年的一天,他去离家五十里外的宁远镇驮粮食。听说村上征兵,他便加快步伐急匆匆赶回了家,告别了年幼的儿女和怀孕八个月的妻子。他安慰他们:“我已经有一儿一女了,保家卫国是一个男儿应尽的责任。”从定西一直步行到新疆,几千公里长途跋涉。一路上忍受着饥饿和严寒,最难过的是穿越茫茫戈壁,没有水源只能喝尿,甚至连尿都没得喝。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抵达新疆的军营。

1952年10月,曾祖父从部队复员回家。三兄弟开始分家,老大和老二起先背着他藏了一坛油,在分家现场他们俩起了争执,打了起来。老二喊:“老三,这油也有你的一份。”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竟然挥了挥手说:“你们之前怎么商量的就怎么分,我不知道有这回事,弟兄之间以和为贵,多一口也撑不了多久,少一口也饿不死。”说完,他潇洒地离开了。没有粮食,曾祖父带领我们一家老小坚持一碗汤也要给每人分一口,齐心协力渡过了难关。

1958年,村里有很多青壮年被分配到煤矿上工作。为了生计,他再一次背井离乡,先后去了靖远县的大水头煤矿和景泰县的营盘水煤矿。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住宿条件艰苦,一同去的十多个人都偷偷溜回家,只有他一人咬牙坚持。他的坚守和忠诚,最终为他打开了一扇幸运之门,赢得一个报长期工的名额,幸运地被兰州沙井驿砖瓦厂招工。招工后,身体壮实的他被放在了出窑的岗位上。一是工作环境艰苦,常常在高达七八十摄氏度高温的窑洞中,忍受着空气中的湿度和灰尘;二是劳动强度大,需要不断地搬运砖瓦,把刚出窑的砖瓦码放整齐(在高温下,需要完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三是时间紧迫,由于窑洞的温度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开始生产,就需要争分夺秒地完成每一块砖瓦的生产和搬运,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大量的工作,要有高度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就这样,他在平凡却又艰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每年都因表现突出而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用双手和汗水,将一块块砖瓦从泥土中塑造出来,用勤劳和忠贞谱写了平凡的人生。他的付出也为他赢得了退休金保障。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他是我们村里同龄人中唯一一位有退休金的人。

在我出生时,曾祖父就已经退休回家了。我们厅房的墙上全是奖状,那片金黄是照亮我的一束光,饱含他对工作的责任和对生活的态度,是爱岗敬业的诠释,也是对后代无言的教导。在他那充满酸甜苦辣,极尽挑战的一生中,他极具做人的智慧,对后辈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并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子孙。

在生活中,他无处不在地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尊重他人,不违法乱纪。小时候,我每天能听见他的唠叨。家人出远门他便催促:“别让车等人。”期待后人能多读书少干苦力活儿,他总说:“什么轻,算盘子轻,笔杆子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了让后代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他总说:“家从细处来,死水害怕勺舀。”为了更好地保护后代教育真诚做人,他总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告诉后人做事有毅力他总说:“滴水能穿石,铁棒磨成绣花针,想把事干好总是要坚持的,要干一行爱一行……”过去的二十多年,那些唠叨依然在我的耳边时时萦绕,那些年的琐碎竟是多么智慧的哲理啊!那些让耳朵起了茧的事在今天想来是多么动人的故事,可惜永远不会再有人讲起了!

在生活中,身教更胜于言传。曾祖父年轻时是一名英勇的士兵,他曾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的军旅生涯让他养成了严谨、自律、认真的习惯,这些习惯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退休后的曾祖父选择了放羊,他总是按时出山、按时回家,帮忙给曾孙们按时喂奶喂饭,细心呵护日常起居,将七个曾孙抚养长大。

他总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个被角都要拉得平整,把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关心每个人的需求。对曾祖母更是宽容友善、尊重体贴。正是因为他的细心呵护,四世同堂,二十几口人的家里充满了和谐与温馨。

我相信,在我们的心中,曾祖父永远是一道明亮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行。我们永远怀念曾祖父,怀念他的英勇无畏,怀念他的无私奉献,怀念他的忠诚和智慧,更怀念他的勤劳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