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家的高考志愿,跟文学都没太大关系(2)

正是中午时分,树又是一棵小树,罩出的阴凉只是很小一片,要容下两个人有点困难,于是麦家主动让出大片阴凉给他。两个人开始攀谈起来,麦家才知道他就是负责“工院”招生的首长。于是麦家表示,自己很愿意去他们学校,就是成绩差了。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麦家被直接带过去体检,一路检查下去,身体状况一路绿灯,“哪怕连脚板底也是合格的(不是鸭脚板)”。于是,当天下午麦家离开医院时,首长握着他的手说:回家等通知吧。

在校期间,麦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之后麦家以多年写的日记为素材写成第一篇小说《私人笔记本》(后以《变调》发表),同年又发表中篇小说《人生百慕大》。正是靠《变调》和《人生百慕大》两篇小说,麦家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先勇

放弃保送,报考水利系

1956年,台南成功大学水利系

1957年,台湾大学外文系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作家,代表作《台北人》《孽子》等。

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出生于广西桂林。他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可是七八岁的时候,突然得了肺病。那时候,肺病是一种无药可医的绝症,所有人谈痨色变。于是,不能去学校,也不被允许和家里人在一起,只能被隔离起来。从那时起,白先勇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沉默自闭起来。

依托去年组建的省港口集团,已完成沿江港口资产整合。我们已制定《关于推进沿江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将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为契机,在强化与长三角地区其他港口和长江中上游港口合作中,努力发挥江苏港口独特优势,突出加强重点港口进港铁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打造长江下游江海联运港区;进一步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突出抓好港口资源整合、港口布局优化、航运能力提升,增强江苏港口自我发展能力;港区航道和码头着眼长远,系统谋划推进通州湾建设,推动苏州港、南通港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新的出海口。

多年后,当白先勇被问到,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梦》最喜欢里面哪个人物时,他侧着发白如雪的头,想了一下说:“林黛玉。因为她也得过肺痨。”

被隔离的白先勇,整日对着院子发呆,开始幻想现实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白家的一位厨子,无意中成了白先勇的文学启蒙老师。这位厨子除了做一手好菜,还讲得一口好故事,《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平西》《薛刚反唐》,这些引人入胜的演义故事,在他的口中栩栩如生,小小的白先勇听得入了迷。这些口头文学,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厨子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五六年级开始,白先勇便开始自己读书。初中时在老师的鼓励下,白先勇在一本叫《野风》的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纪念我的外祖母》。白先勇第一次有了一个念头:我要当一位作家。

中学毕业时,因为门门功课都是优,老师推荐他直接上大学,不用考试,保送台大。那时,白先勇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讲三峡大坝建成以后,可以发很多电,灌溉很多农田。他便想着报考水利系,以后可以一边修建大坝,一边对着优美的景色写小说。然而,念了一年水利系后,专业要求进入工厂磨铁。他对磨铁没兴趣,别人都在磨铁的时候,他躲在一旁偷偷看小说。

那时,虽然水利系的功课成绩都还好,可是他还想继续写东西,继续投稿。于是,19岁的他自己做了一个主张,决定重考。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白先勇最终报考了台湾大学的外文系,从此一脚正式踏入文学的大门。

刘慈欣

学水力发电是因为好分配工作

1981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

刘慈欣(1963年6月23日-),作家,代表作《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

刘慈欣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高考时,能选的学校和专业就那么几个,学水力发电是因为好分配工作。

大学时,刘慈欣有过当科学家的想法,但要当科学家就得读研究生,他没有考,“考了也考不上,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只有一个保送的”。

大学毕业后,刘慈欣在基层电厂做工程师。他和同事们在一起从不谈科幻,也不谈写作。枯燥日常的工作,让刘慈欣想起来自己曾经阅读科幻的经历与热情。由于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小学二年级时,刘慈欣转到阳泉读书。跟着父亲回山西的还有一大箱书,都是当时的禁书,被父亲藏在床底下,刘慈欣便偷偷拿出来,一本一本地看。

其中的莎士比亚着作、苏联小说,他读完都没有太大兴趣,直到三年级时,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现在,刘慈欣把这种感觉描述为“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科幻”这个词,当刘慈欣拿着《地心游记》问父亲这是什么书时,父亲告诉他,这是科学幻想小说。当时,他身边也没有人知道科学幻想是什么东西。在“文化生活的贫乏是无法想象的”时代,刘慈欣只能一遍遍地读箱子里的那几本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与科普书籍相比,他觉得凡尔纳的书“更浪漫,读的时候觉得离科学很近”。

那时,刘慈欣只在一个地方能看到与科幻有关的信息,就是父亲办公室里的《参考消息》。他还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科幻的新闻,说的是电影《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每年只有几部样板戏可看,一直到十余年后,他才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照,而《星球大战》正式在中国上映,是22年以后。

“也许写科幻跟看科幻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因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就是这样。”刘慈欣在一次访谈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