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岁的亚尔达是南极纳尔逊岛“捷克站”的站长。
他大学毕业后曾担任滑雪教练,还担任过救援队副队长。他参与和组织了多次登山、探险和生存训练活动,如1984年用41天时间穿越冰封的格陵兰岛,1986 年环游安哥拉、穿越沙漠和丛林,还攀登过阿尔卑斯、大高加索等山峰,4 次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峰等。
他最重要的事业还是在南极。1987 至1988 年,他随一条波兰船只第一次到达南极,就爱上了这块长年被冰雪覆盖的土地。1990 年年初,他在南极正式建站。这期间,他每年至少来南极一次。这个站属于民间,由亚尔达自筹经费、自行管理。
与各个国家的官方科考站相比,亚尔达的南极小站设备极其简陋,却已接待了不同国家近百个不同职业的人来此居住、考察和体验。亚尔达说,他并不喜欢挑选无所畏惧的人来站里。相反,他喜欢挑选勇敢但有所畏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限度,知道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需要极其谨慎小心地去做。
来亚尔达小站的人有不同项目的活动内容,第一项就是生存训练。来此地的人要过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一天吃两顿饭,食物是简单的土豆粉、小黑豆等,住得也很简陋,有时要在户外露营,总之是要学习如何在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下生存。
亚尔达总结出遇到危险时的十条生存原则:
一、保持冷静的头脑;
二、想办法找火取暖;
三、找水源和食物;
四、保持活动状态;
五、任何时候都要留有储备;
六、如果是几个人同行,要由一个人来做决定,其他人服从命令;
七、一旦停下,立即穿上衣服保暖;
八、尽量喝水,一天要喝三四升;
九、保持沉默,少说话;
十、要有所畏惧,不能什么都不在乎,不能太冒险。
在我看来,亚尔达的这些生存原则相当简明有效。不管碰到什么危险,首先要冷静,冷静是为了思考。立即开动脑筋思考,尽量调动自己积累的各种知识资源,探讨各种潜在的可能性,就有可能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想出办法,而慌张、恐惧、抱怨等情绪只会贻误时机,于事无补。
第二、三、四、七条的内容和次序更带有南极自然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特点,正如亚尔达所说,要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最重要的是保暖,其次是水,然后才是食物。人不吃食物也能支撑十几天甚至更长,不喝水则只能支撑几十个小时,而寒冷可能在数小时甚至数十分钟里就致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迷糊和睡眠状态也是很危险的。有一位叫王刚义的壮士到南极的冰水中挑战长泳世界纪录,在他游了51分42 秒上岸后的第一个小时里,必须不断有人拍打他的身体让他保持清醒,绝不能让他睡过去。
第五条是指尽量为可能更糟的情况留有储备,为自己留有余地。第八条多补充水分也是如此。而第九条“保持沉默,少说话”则是要尽量节省精力,减少体力支出。
第六条也很重要,在紧急情况下,一个遇险的群体是必须有权威的,容不得翻来覆去的质疑和挑战。
1993 年,乔治王岛附近海域曾发生两名科考者丧生的悲惨事故:他们划的小船在韩国站与阿根廷站之间的海面上永远地消失了。2003年,又有8 名韩国南极科考人员在那里迷失方向,最终一人死亡。亚尔达负责的项目里,还无人受伤或丧生,亚尔达的生存原则和经验看来相当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