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年轻时候就心灵手巧,裁裁剪剪,缝缝补补,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会裁剪会缝衣服的人,后来还教带了不少的“徒弟”。
从我记事时候起,我们家里大人孩子的棉袄棉裤,衣服汗衫,都是母亲自己缝制的。我们兄弟姊妹五个,还有我们的孩子,所有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裁自己缝的。
每到年根子底下,几乎全村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买布料找母亲裁剪衣服。那时候除了过年穿件新衣服,平时都是小的穿大的倒下来的,母亲手巧,剪剪改改就是一件新衣服。我们穿的虽然不是很新,但也不是很旧,母亲总是变出点新意来,让我们穿出满满的自信。
每年春天,杨树吐叶,槐树花快开的时候,就有到村里赊小鸡小鸭、赊剪子、赊菜刀的。赊,就是不用付现金,说好日期来收账,一般是秋天。赊剪子菜刀的就约定好等到什么时候再收,比如等猪肉到了五块钱一斤的时候来收账,如果不到,就算他白送。那一年猪肉果然到了五块钱。他来收钱的时候,问他现在怎么放?他说猪肉十块钱一斤、麦子一块钱一斤。你别说,还真的很准。这往往带有一定的预见性,在老百姓看来有些神秘,甚至不可能。当然,有信的也有不信的,反正不用拿现钱,不用白不用,说不定到不了那个价格,就白捡了个便宜。事实上这些人不仅是经商者,而且应该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经济团体,因为他们对经济的整体发展判断非常到位。
那年春天,母亲坐在自家门楼下缝着衣服,街上走来了一位赊剪子的,看上去脸色发黄,好像得了病一样,脸上淌着汗珠子。
村里会裁剪衣服的人不多,除了几个跟着母亲学了个七七八八的,别人多数都找母亲裁剪了,拿回去自己缝。普通家庭用的剪子要求不高,能用就行,又不用经常裁剪,所以在乡下市场不是很大。这个中年汉子推了一车子剪子,也没赊出去多少。在村里打听好了,找到我家门口,说:“大嫂,赊把剪子吧?村里人都夸你一手好营生呢。”
母亲说:“一把剪子大半辈子够用,不要。”
赊剪子的好说歹说,母亲就是没答应,毕竟有剪子,不用就浪费了。
最后赊剪子的说:“大嫂,那你行行好,给我点饭吃吧。”
母亲愣了一下,这怎么成了要饭的了呢?
“你给我顿饭吃,我不白吃,我可以用剪子换。”
母亲就说:“你怎么了?遇到难处了,还是病了?”
赊剪子的说:“不瞒大嫂说,我两天没吃饭了,两肋胀痛。今年买卖不好做,我也没赊出去几把剪子,这还有不少呢,货压多了,家里老老少少的都张着口呢。”
赊剪子的叹了口气,说:“我也没做过这种生意,头一次。赊剪子要账得等到猪肉五块钱一斤来收,到时候肯定挣钱。”
母亲说:“哦,你们也挺不容易的哈。”
本来家里口粮就不多,自己家人都吃不饱,怎么舍得给这些生意人吃呢?
看到这人面色蜡黄,不像是装的,母亲就回屋拿了两张骨碌煎饼,一碗热水,还有一块酱疙瘩。这个赊剪子的几口就吞进去一张煎饼,刚要吃第二个,又放下了,把酱疙瘩吃了,喝了一碗水,把那张煎饼卷了卷准备放到车子上的一个小包袱里。母亲说:“你怎么不吃了?”
“ 大嫂,谢谢您了,这个我留着晚上吃。”
母亲一听,心里不忍,就说:“你吃了吧,一张煎饼,对你这么大一个人来说,管啥用? 我家里也没有多,我再给你拿两张。虽然不怎么解决问题,但还能让你撑一阵子。”
母亲又回屋去拿了所剩不多的几张煎饼,给了那个赊剪子的。今天中午上坡下地的人回来吃什么?母亲没顾得想那么多,救急嘛!
那时候常常为了一顿饭操碎心,家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一些要饭的经常跑半天要不着一点儿东西。毕竟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上顿饭确实不易。
那人说:“ 大嫂你心真好,真是个好人。这样吧,这把剪子我送给您了,我这里除了剪子也没有别的,日后再报答您。”
母亲心想,这么几张骨碌煎饼还报答啥呢?
过了几年,一天上午,母亲正在家里收拾着,打门外来了一个小伙子,进门就说:“大娘好,我父亲说他前几年赊给了您一把剪子,是吗?”
母亲听了一愣。小伙子说,我父亲说他在这村里就赊了一把剪子。
母亲这才想起来那把剪子的事情,就说:“是啊,你是来收账的吧?你先坐坐,我去找钱给你。”
母亲只字没提当年那顿饭的事,人家大老远的来收账了,就该给人家钱。
说完母亲就要去屋里找钱,谁知这时候,那个收账的小伙子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说:“大娘,您真是好人啊!我父亲来这里那年就得了肝病,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他嘱咐我一定不要忘了您,等着收账的时候,一定来看看您。我今天不是来收账的,我是专门来看您来了!”说着从手里提着的提包里拿出了一堆东西,点心、饼干、水果等等,还有五十块钱,一并递给了母亲。母亲一下子蒙了,这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当年几张煎饼,值吗?
扶起那小伙子,母亲说:“孩子,难为你了,你父亲当年只是暂时遇到点儿困难,我也没做什么,一顿饭而已,算不上什么恩。你这份心意,我领了,东西我不要,你带回去孝敬你的母亲和长辈吧。”
那小伙子说:“我父亲说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没当回事,可我父亲却念念不忘!东西不多,您得收下!”执意相赠,母亲只好留下了吃的,钱说什么也没收。
母亲上了年纪,裁剪不了衣服了,那把剪子就交给了我,也教给了我一生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