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钝感力

当今社会如同一个不停运转的巨型机器,而每个人都是它身上的小小齿轮,不可缺少,一直转动。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际网络中,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生怕出现过错或错过,偶尔停下来也会感到疲于应对或有心无力。加班到很晚给男友打电话他都不接,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发的朋友圈朋友不给我点赞,而之前明明每条都给我赞的啊,怎么回事;看到同事在路上目光相对,他却没打招呼,他是对我有意见吗;今天上班的时候发现领导看我的目光颇为冷淡,难道是昨天他家儿子婚礼怪我份子随少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不仅要受到法律的限制,还有道德和礼节的约束,在我们小心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同时,又会担忧某些似乎存在的潜在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萦绕心间,挥散不去。我一直以为敏感是个好词,敏锐而迅速,再好的词,过了一定界限,也唐突不得。

但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的你我,面对一些风吹草动,就会敏感地脑补出未可知的第三方假想敌,更可怕的是,人的想象力无穷到你可以在此类情况的想象中脑补到要多坏有多坏,而且,有些情况验证不得,简直是一口老血卡在喉咙里。

其实我们也都是会独立思考的个体,也会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也知道也许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糟,但就是忍不住会那么想,然后越想越钻牛角尖,接着深深陷入自己布置的异界迷思,最终还是落入了过度敏感带来的痛苦埋伏,身心俱疲。老板交代一份工作你没有完成好,然后心里不停暗示死定了死定了,但是你想想,你真的要死了吗?当我们不断给自己增加消极的心理暗示时,就是不断地将糟糕想象加以确信的过程,以至于到最后自己都信以为真,把想象当成了事实。男友不接你电话,你就质问他是不是和哪个女孩出去约会了;朋友没有点赞,你就认为你们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同事在路上偶遇没打招呼,哼,那我以后看到他也绝不打招呼了;领导冷淡于我,那我就更加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看到领导就躲得远远的……你活成了蚕,生生地做了个茧。

有时,洒脱反而是最好的防守。那些能影响到你的都是你认为会对你有影响的,说白了就是,有些事儿,你把它当事儿,它就是个事儿,当你不把它当事儿的时候,它就不是个事儿了。人人都是庞大社会系统中的小小齿轮,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和节奏,没准儿没接你电话的男友正在为你准备惊喜,没给你点赞的朋友只是手机划得太快错过了你的信息,没打招呼的同事也许只是没戴眼镜看不清你的芳容,领导的冷淡可能只是早上喝了过期的牛奶此时胃里翻江倒海难展欢颜……仅此而已。你希望有人来宽慰你,定也要予人多一份理解,不然你以为的生活不易,何必为难自己。

渡边淳一先生曾作《钝感力》以告诫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太过敏感反而会受到伤害。确实,在现代社会迟钝可以成为一种必要的能力,用迟钝的力量赢得美好,不做忧天的杞人,不做自扰的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