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满脸堆笑,对正在看手机的妻子说:“今天我接到一部大戏,总算是熬出头了。”
“怎么?张艺谋找你演男一号了?”女人的眼睛始终没离开手机,轻描淡写地反问了这么一句。
老王四十六岁,是个跑龙套的小演员,入行二十几年,从群众演员起步,小王变老王,迄今参演的大多还是一些不知名的影视剧里的龙套角色,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演个男八号、男十号,比如女主角好朋友的爸爸,男主角公司楼下的超市老板,等等,偶尔也去当地的电视台当个嘉宾、导师什么的。
妻子一直埋怨他不会讨好导演,不会和其他演员打成一片,痴心不改,不瘟不火。有时主动送上门来的角色,他又嫌这嫌那不肯接,不是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导向,就是让观众看了起恶念。总之,被他推掉的角色比他出演的还要多。
老王口中的这部大戏,是当地电视台为提高收视率想到的一个创意。近几年,“中年危机”的热度持续升温,所以有意拍一部记录中年人家庭生活的长剧。有多长呢?只要老王还活着,就持续拍下去,这也是一部讲述油腻、苟且的中年人蜕变成清朗、通达的老年人的励志剧。
剧组之所以选中老王担当男一号,主要是他的年龄比较适合这个角色,又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当然了,关键是小成本,便宜,哪怕拍上几十年,也不会耗资巨大。对老王来说,虽说单集的片酬不高,但却是一张长期饭票,总比之前饥一顿饱一顿地接零活强多了。
除此之外,让老王毫不犹豫接下这部戏的原因是,本色出演即可,戏中对他饰演的人物定位,跟他本人在真实生活中的家庭地位完全契合。老王甚至在签合同时对导演说,自己肯定会一秒钟入戏,绝不耽误剧组的宝贵时间。
几个月来,老王剧组家里两头跑,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给老王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常常原封不动地被搬进他的“大戏”里,这让老王几次恍惚自己究竟是戏里还是戏外。不过,艺术终究要“高”于生活,适当的“激烈冲突”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场重要的“打戏”是在夜间拍摄的,老王果然入戏极快,顺利完成。只是演他妻子的女演员好像入戏太深,先是劈头盖脸指着他破口大骂,后又左右开弓,狠狠地扇了他两记响亮耳光,完全没想利用借位或使用假动作,只求逼真,仿佛家里也有一位像老王这么个中年丈夫。
毫无防备的老王,整个人彻底被打蒙了,眼冒金星,耳鸣不止,嘴里还冒出丝丝血腥气。老王演戏二十多年来,钻过火海,跳过冰水,但被人猛扇耳光还是头一次。演戏带来的各种疼痛和精神冲击,老王一概接受,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演员,他愿意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当晚收工后,老王如往常一样乐呵呵地跟剧组同事道别,一个人走在回家路上,他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其实最让他心乱如麻的,是早上出门时,家里的那位妻子也“爆发”了。
“大戏”降临后,并没有让老王的日子更好过,反而激化了夫妻之间的矛盾。此剧每周播4集,边写边拍边播,这会使得老王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剧组里,家务活,孩子的功课,双方年迈的父母都需要照顾,全部落在妻子一个人肩上。妻子觉得这都不算什么,可有一件要紧的事放心不下,就是女儿的学业前途,她一直催促老王动点心思,走走后门,托托关系,好让女儿进重点高中。
这老王,多年演艺圈摸爬滚打,各种小角色信手拈来,在大众眼里绝对是“老戏骨”,可在家里最多称得上“老戏精”。他太想在妻子面前表现“人脉广、路道粗”的一面。“上个月,我演的那部戏的导演,教育局里有很多熟人,他在拍戏空档还主动递给我一支烟了呢;还有那个小李,我们剧组的场记,整天‘王哥,王哥的叫我,他堂姐就是高中老师。”
说来说去,老王骨子里也还是个“老实人”,托人办事、给人送礼等诸事,却让他为难不已,根本低不下头,抹不下脸,否则老王在常人眼里,不至于年纪一把还不停地“陪跑”。每次,他都借口说剧组拍摄任务重、压力大,在妻子面前不断地敷衍着,重复着,像背台词,最终还是激怒了妻子。“你既然那么忙,就呆在剧组里吧,永远不要再回来!”
这天深夜,老王拖着双脚走到家门前,稍作立定,不由地想起妻子早上愤怒的眼神和恶狠狠的话语,愣怔片刻,来回踱步,又踱步来回,不敢轻意进门。他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半边脸,依旧灼痛着,边踱步边思忖,说不出啥滋味。
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老王做了几十年演员,始终没有参透其中的含义,戏是假的虚的,生活是活生生的,怎可混为一谈?而此时此刻他好像顿悟了、释怀了,老王旋即又用同一只手,抚了抚另外半边火辣辣的脸,顿然两眼发亮如闪电。接着他长舒一口气,爽朗异常地大笑道:“拍的是戏,活的也是戏,何不一起放下?!”
遂打开家门,阔步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