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饭菜无热不食。
确切地说,这个习惯从小时候就开始了。那会儿,总觉得饭与菜,都得热乎乎的,才能下口。豆腐炖肉,白花花的豆腐,香喷喷的肉,在热气氤氲中,更令人食指大动;鱼与菜,也是如此。
人在年轻时,对于热,总是下意识地迷恋。热腾腾的气息,顺喉而下,这才过瘾。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热烈,在酒桌与饭局中。离开了这些,似乎人生与饭菜一般,都显得寡淡无味,难以入口。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冷食?
源于一次懒于做饭的经历。那会儿,还没有微波炉,加热不方便。累了一天,又不想与饭菜多作纠缠,于是拿出中午的凉面,拌了凉菜,加点料条。本来是抱着凑合的心思,哪料一尝之下,顿觉惊艳。
那种味蕾上的惊艳,和热气腾腾扑面而来的浓烈不同,而是带着一种波澜不惊处的柳暗花明。本以为味道也就如此了,可却越是嚼着,越是嚼出了冷淡的表象后,那一种又一种不含杂质的纯粹的美食味道。
我这才知道,吃了很多年的食物,其实也并不见得就真的知晓其味。
人与饭菜,莫不如此。热气扑腾中,可以掩盖很多真相,如人心的虚冷,饭菜的本味。我们被热的浓烈障了眼,以至于难以察觉到其后的真面目。一盘菜,最纯粹的味道,不是在热的时候;而是稍微凉了,再品尝,此时没有了热的干扰,菜肴的本味才能真实地呈现在味蕾上。而人,何尝不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年少时,喜欢热的菜,热的人,以为那就是美好的味道;唯有等到人生的轻舟,浮浮沉沉,才能领略到冷与凉的面前,才是真面目与真味道。一盘菜,凉的时候还能好吃,说明那是真功夫,真材料;一个人,在你凉下来的时候,还能不离不弃,那也才是真心相对的人。
饭菜与人心,原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道理,往往要在人有了阅历后,才能领略。在冷菜里,品菜之本味;在凉薄中,领略人心冷暖,这也是另一种品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