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指仅能容下两个膝盖,形容空间之小,借指居所狭窄。
赋予“容膝”一词积极的意义,且让其意义日渐广泛化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虽然居室狭窄仅能“容膝”,但陶渊明“易安”——虽简而安。
在诗中,容膝彰显了一种生活态度:小得即安,或者说当下即圆满。
受之影响,每次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居住在乡间的情景。
草房两间,一为外室,一为内室。外室,仅有一灶、一桌。灶供做饭,桌供就餐,无客厅可言。内室,一床铺、一书橱、一写字台而已。写字台置于南窗之下,床铺则靠北墙而设,写字台与床铺之间仅可旋身。
可想起那段日子,我依然觉得非常幸福。有房屋可居以避风雨,有刚刚参加工作的热情,更美好的是,有一架图书——工作之余,沉浸在阅读中,我感觉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多年之后,我明白了:其实,当时之所以觉得幸福,根本原因还在于心态好,易满足,满足于当下。故而,住所狭窄,又有何妨?因此,也可以说,容膝之乐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心态:一份悠然,甚至于超然的心态。
事实上,中国文人素有此种心态。因之,容膝之乐也就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践行。
“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画过一幅画,名为《容膝斋图》。画面上远山迢迢,近水泱泱,岸边枯树四株,草亭一间——根本无房屋可言。画无房屋,却又名之曰《容膝斋图》,何也?
在这儿,倪云林的境界又上了一层:他表达的是“物之大小,在心不在境”。画面上虽无房屋,但他的心中有房屋,故可以容膝矣。
所以说,容膝之乐不仅仅在于小得即安,不仅仅在于“当下俱足,充满圆融”,还在于它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在心。
心足,则无不足;心既足,则可“无中生有”。
其实,又何止于居所?天下万物,对人来说,莫不如此。你心不足,贪得无厌;你心易足,芥子须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