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今犹在,不见当年范仲淹(2)

四、

1043年,西北战事平息,范仲淹被召回京城,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刚一升官,他就把工作重点指向了改革。

下过地方,上过朝堂,喝得了清粥,也吃过猪肉,范仲淹清楚地知道,很多人还吃不饱饭,很多人卖儿卖女才能活命,很多人占有大片土地,很多人贪污无数钱财。

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但政府的职责就是尽量让它公平一点。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希望用一腔热血消除黑暗、迎接光明的理想主义者。范仲淹、富弼、韩琦、滕子京、欧阳修……他们奋力一搏,主导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改革就是砸掉无数人的饭碗,再让无数人端起新饭碗。可往往要砸掉的是拥有反抗能力的富豪,而希望端起饭碗的是没有力量的农民。所以,大部分改革都是以失败告终,这次也不例外。

“庆历新政”只持续了一年,就因利益集团反攻倒算而难以为继。改革派的大将也纷纷离开朝廷,到地方上继续发光发热。范仲淹去到了邓州,滕子京去了岳州。

1046年,范仲淹收到滕子京的画,请他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他喝了一杯酒,看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打鱼的船只、天上的飞鸟、堤岸的芳草以及岳阳楼诗意地浮现在画面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

这里不仅仅是洞庭湖,更是大宋的江山,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肥沃的土地、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明,都在这里传承。可如今,这片土地上是什么景象呢?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果农民遭遇蝗灾、旱灾,本就不多的土地也要被迫卖掉,亲生的儿女都保护不了。

官府也好不到哪里去,只领工资不干活儿的官员太多了。贪污腐败横行,军队战斗力低下,这哪有一个大国的样子?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我这一生的奋斗,难道是为我自己吗?不是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只能尽力去做,有不符合规矩的地方,我就提建议;地方没有治理好,我就努力干;西北边境战争连绵,我就去奋斗数年。身为宰相,我想和同伴改变这一切,让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稳定的收入,遇灾时能有保障。如果世界能变得如此美丽,那我做梦都能笑醒。

可惜,我们毕生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想触动利益阶层比登天还难。可人生就是这样,努力奋斗了,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

在庙堂上,我就尽宰相的责任,济世安民;在地方上,我就尽臣子的责任,为君王分忧。虽然我的努力没能得到回报,但只要正气长存,就会有人继续我们的事业。

一篇《岳阳楼记》,惊艳了时光。千百年来,它早已成为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激励着历代英雄豪杰策马扬鞭,鼓舞了无数君子以此为圭臬,在范仲淹的理想道路上,前赴后继。范仲淹用他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成就了千年不朽的大功业。

范仲淹在被贬睦州时,曾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盛赞东汉严光的气节和操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其实,这更像是他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