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夜幕渐浓,河两岸一片漆黑,随从家人急得猛然窜上船尾要与那艄公拼命。谁知,家人还未跃上船尾,船舱里突然冒出两个人,一下按住了他,厉声道:“休得胡来!”
刘伯温对船上人道:“大家都不要胡来!看来我刘某人今天遭劫了。只是你们不知天意,劫我又有何用?”
正说着,渡船一个急转弯,船头驶入一条芦苇密布的支流河道。只见浓密的芦苇荡内出现一处水岸,岸上立有几座茅草屋。
很快,船来到茅草屋前靠了岸,艄公和他两个手下,拉扯着刘伯温和随从家人上了岸。
艄公上前道:“刘大人请上岸,我今儿个要替我结拜兄弟徐半仙好好款待您。”
刘伯温抬腿上岸,一面又问:“这是何处,难道是强人之窝?”
“刘大人说对了,此处正是我等一伙做强盗的落脚之处。”
“你,你们是强盗?”刘伯温的随从家人听说进了强盗窝,顿时有些害怕。
刘伯温长叹一声道:“真想不到徐半仙还有一个作强盗的结拜兄弟。”
“闲话少说,我已接了半仙兄弟在此恭候刘大人,今晚你刘大人收我半仙兄弟为徒是收定了。”
说着一行人来到了茅草屋前。刘伯温一边被人推着往茅草屋里走,一边道:“我这辈子是不会收下任何一个徒弟的,就是你强盗的结拜兄弟也不会收。”
“好!不收也成。”一伙强盗突然拉起刘伯温身旁的随从家人,用绳索捆住其手脚,然后扛起就要往河里扔。
“大人救我!刘大人救我呀!”惊慌失措的家人急叫道。
刘伯温忙伸手拉住艄公道:“你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今天你不收徒弟,让我半仙兄弟拜师不成,老子就让你跟他一样,都到河里喂鱼去。”刘伯温厉声道:“大胆盗贼,你敢取人性命!”
“有何不敢,兄弟们快扔!”
“好嘞!”只听“扑通”一声响,几个人一使劲儿把刘伯温的随从家人扔到了河里。
刘伯温顿时急得跳脚道:“你,你们……”话未说出口,突然一阵头晕人就倒下了。
这时一道黑影闪过,纵身跃入河中,一把拎起被扔到河里的随从,奋力跃上河岸。
河岸上众人大惊之余,看清楚这突然闪出下河救人的竟是徐半仙,顿时惊疑不已。
浑身水淋淋的徐半仙看到刘伯温晕倒在地,忙俯身扶起刘伯温道:“刘大人醒醒!”
刘伯温其实早已醒来,且看到了徐半仙及时出手救起了随从家人。可他还是不松口道:“多谢出手相救,可我还是不能收你为徒。”
徐半仙这时长叹一声道:“怨我拜师心切,更不会想到我的结拜兄弟性子上来,竟让刘大人遭此一劫,真是得罪了!”
“得罪啥!”徐半仙的结拜兄弟上来吼道,“姓刘的你听好了,你不收下我半仙兄为徒,老子就让你下河喂鱼去。”
“不可造孽,休得无礼!”徐半仙一把推开吼叫的结拜兄弟,又扶起刘伯温道:“刘大人,在下实在不明白,你为何死都不愿收下一个徒弟呢?”
刘伯温苦笑道:“这是天意,难道天意可违?若是我能收徒授艺,这第一个徒儿定会是你徐半仙。可惜呀!我刘伯温岂能做出有违天意之举?”
徐半仙闻此言,不由倒头便拜道:“多谢刘大人刘师傅,如此,我徐半仙也该知足了。”随即起身与几个结拜兄弟嘀咕了一阵,然后送刘伯温和随从上了船,朝来时的路线驶去。
上岸后,徐半仙亲自护送刘伯温回到了家中。
再说刘伯温经此一劫,已无心在家安心养老,又闻知朝中对手胡惟庸深得皇帝宠信,不由心中着急,思虑再三,决定还是重新入朝为政。
临终时,刘伯温突然顿悟,那灵魂附身自己躯壳的老和尚的肉身,竟然是当初放火烧毁寺庙的元兵,混乱中打跑了看守老和尚肉身的小和尚,把老和尚肉身也一把火烧了,小和尚见师傅肉身被烧,知道闯了大祸,吓得一口气逃离了寺庙,而逃走的小和尚,竟是当年尚未成事的朱元璋。
心念到此,刘伯温不无后悔道:“天意呀!冥冥之中即已有了朱元璋这个徒儿,我何不再收徐半仙为徒?”
想到这儿,他刚要想说:“徐半仙,我刘伯温可是对不住你了。”头一歪,就咽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