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约定(2)

天不负人。上初中的一年,春暖花香,学校组织团员去圌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终于有幸登上了圌山。那次正遇“圌山黄明节”,山下大道一路摆满了各式摊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游人如织,堪比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带队老师介绍,这是历史上形成的民俗节庆,在清明节气的第二天,长江两岸普遍有登圌山祈福的习惯,人数多达数万。在五峰山,看到了“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和古炮台遗迹。在山顶,见到了直冲云霄的报恩塔,这是座砖塔,共七层八角,历经沧桑,已经破损不堪,没有文字说明,感觉有点遗憾。老师介绍,明崇祯年间,丹徒人陈观阳,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勤奋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在山顶楞严寺侧建成此塔,楞严寺已毁于日本战火。此山虽然只有258米高,但登高远望,蓝天白云下,圌山临江壁立,峭崖突兀,山势奇峻,形似巨龙,山路挤满了人群,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远处大江横陈,云卷云舒,千里江堤千里风;水天相接,气势磅礴,万里长江万里浪。扬中像一只“洗澡盆”漂流在奔腾不息的长江之上,岛中绿树成荫,农田成块,港河交织,村庄依稀可见。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把所见所闻讲给父亲听,父亲听得津津有味。在谈到是谁建的报恩塔时,父亲说,他从未登过圌山,只是他小时候听来的民间传说,以老师讲的为准。但这次也引起了父亲对圌山极大的兴趣,于是便与我相约,要一同再去登山。

时光飞逝,时间总是不等人。转瞬进入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争分夺秒迎战高考,根本没有时间再去念想登山之事。同时由于我们三个子女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也给父亲带来巨大压力。为解决住房狭小破旧问题,他和母亲省吃俭用,在亲朋好友资助下,终于建成两层楼新房,开创了扬中全县建住宅楼房的先河。不仅如此,他还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利用掌握的纺织技术,白手起家,创办了新坝丝织厂,整日忙里忙外,带领农民致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培养我们读书改变命运的初衷,在百忙之中仍关心我的学习。上世纪80年代初,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由于天资不足,后天努力不够,成绩不理想,越是临近高考,越是缺乏信心,焦虑不安。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几次放下工作与我交流,他说:“你喜欢圌山,但你要学习圌山精神,历经风霜,依然巍峨屹立;你要发扬圌山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顽强意志,不畏强暴,英勇抗战;你要像圌山上的松柏,坦然面对各种考验。”他还说,“爸爸办厂也有很多困难,扬中资源匮乏,‘两头在外,发展经济谈何容易。但我每当看到圌山,就充满无尽力量。”父亲的话一下子让我清醒许多,原来父亲是靠圌山精神,勇于创新,一往无前。这段时间,扬中涌现出很多像我父亲这样的乡镇企业家,后人总结这一时期扬中人发展经济“吃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我想我父亲就是其中千千万万个富有“四千四万”精神之人。想着父亲的话,抬头看着远处的圌山,我梳理了思绪,决心紧紧抓住最后的时间迎考冲刺。

高考结束后的一天,父亲突然问我:“想不想去苏州木渎镇灵岩山,感受一下吴越文化?”想到他多次跟我相约去圌山,就说:“圌山近,还是去圌山吧。”他说:“正好要去苏州洽谈业务,先去灵岩山,以后再去圌山。”平生终于陪父亲登上了苏州灵岩山,并巧遇江南细雨,烟雨迷蒙,我们在山顶留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我很珍惜,一直把它放在扬中老家的镜框中。苏州之行带来好运,我被镇江的大学录取。后来,妹妹和弟弟又分别到南京和苏州上大学。父亲十分开心,拉着我们几次说:“从河南回来值得”,又说,“听很多人讲,圌山上宝塔是一支毛笔,扬中是浮在长江上的’砚台,毛笔在‘砚台蘸墨水,把字写在外地,扬中学生只要好好学习,都能到外面上大学。这是传说,但传说成真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镇江工作,繁忙的学习和生活,早已把父亲登圌山的约定忘记,等想起此事,父亲已经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无法再登山了。生病期间,他还惦念圌山,说:“改革开放以来,扬中、大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扬中已经建成跨江一桥、二桥、三桥和泰州大桥,现在登圌山,看到的肯定是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又问,“报恩塔修好了吗?五峰山大桥何时开建?”

十年前,父亲终于被病魔带走,没有陪父亲登上圌山也成为我终身的遗憾。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现在圌山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镇江市七大风景区之一,其中报恩塔也已焕然一新,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已经建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十年来,我每次回扬中老家,经过圌山,看到它,总是想起父亲,总是忘不了与父亲的约定。原来在我心中,圌山就是父亲,父亲就是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