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你好呀(2)

第二天早上,一开机,好几条信息涌了进来:“丫头,身体好些了吗?记得每天按时吃药,如果胃口不好,熬些小米粥喝,肉粥也可以,放些青菜,会好看一些。”“丫头,买些萝卜炖排骨吃吧,多喝水也行。”“丫头, 与老公和好了吗?夫妻之间要互相包容,不要计较。”小米回过去:“谢谢大叔,昨天晚上吃药后出了身汗,今天舒服多了。”

对方信息又发了过来,要小米以后要多锻炼身体,没事的时候去跑步、跳绳、打球、散步都可以。小米发了个吐舌头的顽皮表情。

过了不久,因为没有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小米被训了一顿,还说要扣奖金。小米又气又急,差点儿哭了。大叔正好发信息过来:“丫头,你好吗?”

小米回了一句“不好”,外加个哭泣表情,然后诉说了领导交代的事情。大叔便告诉小米应该怎么入手怎么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说也奇怪,这个在小米眼里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在大叔的分析和指导中,一下子就解决了。

小米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奖金不扣了,还准备提拔她。小米很开心,通过微信给大叔发红包。大叔说举手之劳的小事情,如果小米真感谢他,就不要把他拉黑,不要嫌他啰嗦,继续跟他联系就行了。

小米对着手机吐了吐舌头,这个大叔还真的蛮啰嗦的,每天早中晚都要发几条信息过来,不管小米回不回,他都会坚持。

同事约小米去省城看房子选学校,劝小米把儿子送到省城上学。小米心动了,但小米妈妈和小米老公都反对。小米为了这件事,已经和家人吵了半个月。

大叔知道后,让小米征求孩子的意见,看孩子怎么说,孩子的想法最重要,他要想去你便送,他倘若不想去你逼他也没什么意义。

儿子说不想转学,他喜欢每个任课老师,喜欢班上同学,再说了,去省城读书就一定能考上好学校吗?在家里努力也可以考上好学校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小米便断了送孩子择校的念头。

还有一次,小米和妈妈吵了起来,小米老公在中间调解也没用。火越烧越大,最后,小米妈妈把自己关在屋里生闷气,几天不理小米。

小米绞尽脑汁,又是买礼物,又是赔笑脸,可还是无效,实在没辙,小米想了想,就给大叔发信息,问他怎么办。

大叔立即在微信里写了一大段文字过来,告诉小米跟妈妈要怎么说,还要怎么做。怕小米不明白,大叔还用了语音,“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教小米要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强调,最后,总算把小米和妈妈的结给解开了。

小米开心地在微信上给大叔发红包。小米说如果你不领,我以后就不理你了,遇到什么困难也不告诉你。看到这句话,大叔赶紧第一时间把红包领了,回了句“谢谢老板”,小米“嘻嘻”在这边笑,大叔“嘿嘿”在那边笑。

小米经常和大叔交往聊天。联系得多了,便知道大叔是一个可怜之人,大叔姓陈,在女儿十岁的时候,妻子得了癌症,去世了。大叔没有再婚,独自把孩子拉扯大。女儿也争气,考上国内一流大学,读了研究生,找了个志同道合的男朋友,和爸爸商量双双回来陪爸爸过年,然后商议结婚的事情。

谁知道,半路上发生了车祸,女儿和准女婿都永远离开了他。大叔说,看到女儿最后一面时,他真想跟着去了,和九泉之下的女儿爱妻一起团聚。可是却走不成,家里还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如果他走了,这个家就完了。

大叔说,女儿小名叫小米。女儿去世之后,他搜索了所有叫小米的用户,申请好友,第一句话就是:“丫头,你好呀!”发了这么多条信息出去,只有小米回答了他。因此,他就把小米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现在,小米经常带着老公和儿子去陈大叔家做客。哦,现在不叫大叔了,得叫爸爸了,因为大叔和小米妈妈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两位老人也聊得来,便走到一起了。每个周末,小米一大家人都会相聚在一起包饺子,吃汤圆。

小米从此再也没有和老公吵过架了,因为大叔说人走散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