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就是这样一种食物,在老家时,是清晨的起床闹铃;在异乡时,是河南老乡们的接头暗号。换句话讲,胡辣汤就是河南人的身份证。无须自我介绍,这碗汤便是最好的户籍证明。
如果一个河南人的楼下,有一家胡辣汤店,那他大概率不会赖床。毕竟胡辣汤的香味,能轻易支配河南人的生物钟。
一口大锅,三两桌椅,是胡辣汤店门口的标配。一般卖胡辣汤的早餐店,店面不大,门口很是狭窄,进出点餐的食客,都需侧着身子簇拥着前行。拥挤又颇有秩序的食客,围坐一桌,即便再社恐的人,也拒绝不了别人的拼桌请求。
待胡辣汤上桌,淋上几滴香醋,双手捧碗,顺着碗沿吸溜一口,入口的醇厚温热,夹杂着微微的胡椒辛香,自喉咙滑入胃里,沉寂了一夜的身体被瞬间激活。胡辣汤自是美味,但绝不可独美,“胡辣汤伴侣”不可或缺。作为百搭之王,油条的mini版油馍头、包子与煎饺的结合体水煎包,以及酥脆掉渣儿的烫面菜角,都是胡辣汤的官配。
河南人的标准吃法是,先夹起油条,咬上一口,而后将其松软有气孔的一侧,泡入碗中,微微泛红的胡辣汤挂在油条上,不等嚼上几下,便忍不住咽了下去,入胃过程极其顺畅。
正宗溯源、论资排辈,是美食圈的怪毛病。若问起河南人,最正宗、最好喝的胡辣汤店是哪家,你可能会得到一亿个答案。
甚至你让不同地市的河南人,描述胡辣汤的具体口感,得到的答案也会天差地别:加豆腐丝的汝州胡辣汤,加粉皮的鲁山胡辣汤……
胡辣汤之所以名为胡辣汤,得益于其汤底中最重要的一味——胡椒。胡辣汤的辣,指的就是胡椒的辛辣。看似简单的一碗汤,从制作到端上餐桌,要花费一天的时间。牛骨高汤大火熬制,配上胡椒、草果、丁香、肉蔻等近30种调味料,加上红薯粉条、木耳、海带等配菜,在这碗汤里容身拥抱,烩出河南人的脾气与万千气象。
作为胡辣汤的重要配菜,面筋块的制作,是一个力气活。将和好的面团,放入水中不断搓揉,直到清洗出一块块带着气泡的面筋。洗面筋的面浆,可不能倒掉,胡辣汤的稠滑,多半要归功于它。
无论是少林、武当般的逍遥镇、北舞渡,还是胡辣汤界的“网红”方中山,以牛肉汤打底,汤底微微泛红的牛肉胡辣汤,是河南胡辣汤最常见的模样。
然而在河南濮阳,面筋绵长的乳白色胡辣汤才是主流。与濮阳白胡辣汤极为相似的,是开封的素胡辣汤。虽然名字里有个“素”字,但汤里的配料绝不马虎。除了粉条、面筋、木耳等常规配料,绵软香甜的花生,是个勾人的存在。老式的开封素胡辣汤,会在开喝前,浇上一勺芝麻酱。淡淡的麻酱香味,搭上配菜的各种味道,轻易便能在齿颊间,翻起阵阵味蕾快感。
濮阳白胡辣汤也好,开封素胡辣汤也罢,都是对传统河南胡辣汤的一种改良,是河南人为了喝胡辣汤做出的努力。
有的人喜欢吃肉,有的人喜欢吃素,但不管是吃肉吃素的河南人,几乎都喜欢喝胡辣汤。这碗汤,包罗万象。炖着河南的乡情与烟火,也温着河南人的性情与包容。
与其说,河南人不能没有胡辣汤,倒不如讲,是胡辣汤凝聚了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