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青竹

并非所有的往事,都会如烟散尽。有些人与事,在记忆的屏幕上,色泽常新,并不褪去,像一竿竿青竹,日里夜里摇曳着。

1978年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进入了又一个光辉历程。

这一年的晚秋季节,“文革”后恢复工作的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一批作家诗人,分两路深入基层,到检验真理的实践中去。一路西北,一路东北。组织者是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时任中国作协临时党组副书记的诗人李季。到和平饭店报到的当晚即召开预备会,主席台上坐着一位身穿石油工人服装的中年人,他憨厚地笑,温和地说话,像个慈祥的大叔。诗人晓雪告诉我,他就是诗人李季。之前,我已熟读他的大部分诗作,如《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五月端阳》《玉门儿女出征记》《向昆仑》。在预备会上,他发表热情洋溢、感情真挚的开场白。他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番话,使我们备受鼓舞,尽扫心中久积的雾霭。一些前辈作家和诗人,相拥而泣互报平安,场面很是感人。他们中有作家艾芜、徐迟、碧野、蹇先艾、林淡秋、茹志鹃、俞林、刘知侠、李广田等,有诗人艾青、苏金伞、芦芒、苗得雨、石英、石太瑞(苗族)、包玉堂(仫佬族)、莎红(壮族)、饶介巴桑(藏族)、查干(蒙古族)等,还有评论家孙绍振、刘登翰。

出发前,与不参团的在京作家诗人一起,前往白洋淀、雁翎油田参观访问两天。在白洋淀的游船上,我第一次见到柯岩大姐,她雍容典雅,操着一口京腔。还有军旅诗人李瑛和她的女儿李小雨,小雨是以工作人员身份参团的,一身很肥大的石油工人大棉袄掩不住她的青春朝气。当夜,大家下榻在雁翎油田招待所。周边是高粱、玉米和谷子,齐刷刷地连成一片。而田头路边那一丛丛的波斯菊,开得极盛亦热烈,晚风拂来,婀娜地摇曳着。夜色静若水,昆虫们的鸣叫起起伏伏,时强时弱。

紧挨高粱地,见有一人在明净的月光下,好像在写着什么。他鸭舌帽下的那张脸显得些许朦胧,定睛一看,是上海诗人芦芒先生。“晚上好,芦芒兄!”我招呼他。“啊,晚上好。”他回应,声音柔和且富磁性。他是作家,又是画家和诗人。他月光下伫立的剪影,顷刻留在了我的脑海。再往前走,在玉米地边缘有两人在说话,是李瑛和他的女儿李小雨。“晚上好!”我问候道。“空气多好,睡早就亏了!”他笑着回应。我说:“您的诗集里也曾描写过这般美好的乡野场景,我至今还记着。”“哦,谢谢。那就是知音了!”他说。那个夜晚,我一直在游走,直至夜深。只有那些低首含笑的波斯菊在陪伴我。

到达大庆油田,下榻的招待所是平房,四合院式,但面积不小。两人一间,没有洗手间,只有一张桌子、台灯和洗脸盆。我和江西老作家俞林同屋,他是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和作协主席。为人和蔼可亲、低调,没有官腔,兄长式人物。当我睡过了头,他竟然把洗脸水给我端了来,让我不仅感动亦心生歉意。后来,我们成为忘年交,常有书信来往,他的全家福我至今珍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