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较和选择的思维,现代世界的真相我们根本无法把握。这就牵扯到经济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
什么是成本?我们一般会认为,成本就是为买一个东西付的钱。这叫“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比这个要复杂得多。我们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选择一个东西,请问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就是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总和,这就是“机会成本”。
举个例子,今天晚上你选择吃一顿麦当劳,那么会计成本就是你买麦当劳的这十几块钱,因为这十几块钱花出去,它就不能派其他用场了,就放弃了其他选择,你可能就没钱去看电影了。
但是,吃一顿麦当劳,其实你放弃的东西远比这要多得多,因为今天晚上这一顿饭,你一生当中就这么一次。吃了麦当劳就意味着不能吃肯德基了,什么川菜、鲁菜、湘菜一概没戏了。这些放弃的东西加起来,就是它的机会成本。所以,机会成本不是一个可以算出来的数字,它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概念。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部分人思维中没有机会成本呢?因为没有选择。人思维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进化的早期哪有什么选择?一个原始人看见一只兔子,抓不抓?不抓下一顿饭就没有了,也许会饿死,只能抓。即使到了农耕社会,一个农夫有什么选择?因为没有更多的职业,他只能选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换得第二年的粮食。
到了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此前的思维方式去生活和行动,有的时候就会显得很可笑。很多人家里都有老人,老人的思维习惯往往就停留在过去。比如吃饭的时候,看到有一道菜剩下了,他们心里就百爪挠心,即使撑坏了也要把它吃完。这在农耕社会当然是理性的选择,因为那个时候物资匮乏,可是到了现代社会,我们还有其他的选项。比如中午吃撑了,晚饭再美味也没法享受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什么胃口都没有,我们也许就是放弃了另外一些更美好的东西。可是,家里的老人生活在过去的思维习惯中,没有看到这个选择。
在现代社会中,机会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面临的选择几乎是无穷多的。比如一个年轻人现在下班了,一个哥们儿给他打电话说晚上一起吃饭喝酒,还有一个姐们儿给他打电话约一起看电影。请问,他面对着多少个选择?表面上是两个,其实比这要多得多。他可以选择留下来加班讨老板的欢心,还可以选择回家读书或者打游戏,或者去拜访一个他非常尊重的人,也或者上图书馆去听讲座。不管是吃饭喝酒,还是看电影,他付出的机会成本都是高得吓人的。也就是说,他的认知水平越高,看到的世界的联络和协作越多,他的机会成本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面对的其他选择越多,就会工作得越辛苦。这样的公司,员工往往会工作到夜里两三点,甚至是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是他们愿意工作,而是机会成本实在太高。
总之,机会成本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认识到,任何一个选择背后都要付出代价。你如果忘了“机会成本”这个词的话,请记住经济学里最着名的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不是说买什么都得掏钱,而是说所有的选择必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