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为人所激赏的价值尤其在于它对语言的使用,在于它能充分地使用语言资源,从而为个人情感微妙的多样性和细微的差别提供艺术上的表达”。而梗语言更像是公共的加密暗语,它的价值是在传递大众意义和大众快感的过程中。
“梗”的生产和使用者是无名化的,它的生命活力依托于大众,是在分享公共普遍的情绪,比如“内卷”表达出了众多领域行业的竞争内耗状态才会成为流行语。梗的流行与使用就像是共享单车,不为某一人所有,大家都可以便捷短暂地使用。而文学最重要的是特质性,有着明确的作者,甚至连读者也是部分的,排外的。这也使得他们的语言形式不同,文学是原创式,用精确的语言表达细微的心灵感受。
“梗”是集体传播中的平移复制,就像是被群体反复使用的钞票,具有货币的通用性。只有无特质性才会流通。2、带给我们的影响有着外在和内在之分。
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把人们的闲暇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被动状态,比如人们坐在电影院或者端着手机浏览短视频;一种是主动状态,就是培养式的有意控制自己的活动,比如运动项目或者业余摄影。所有人在刚开始接触“梗”的时候都是一种被外在普及的状态,通过看视频或者在交流中被告知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味,然后在下次交流中使用。而文学是由内而外的,先是内转对自己梳理和反省,然后斟酌选择词语和句段来表达,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文学创作由“意”转化为“文”的过程,遇到障碍就需要高度利用语言体系来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做梗语言和文学之间的比较,是觉得在这个流媒体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感受细节的敏感和表达自己细微情绪的能力。
在当下流媒体的视频时代,“梗”的繁荣看似是网络活力和民间力量的彰显,其实更是语言能力的枯竭与衰微。如果生活中本身复杂矛盾的状态、细微末节的情感都用流行的梗语言来一言蔽之,就省略了太多生活和语言本身该有的美好。正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到的: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人们在当下工业机械工作中的所有疲惫和困惑开口都只有一句“我太难了”这个“梗”,那么开口即沉默,社会之中就缺失了人之为人的思考与认知。梗语言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是单一的、扁平的、压缩的,数千条短视频重复玩弄着一个“梗”,一个“梗”是对语义上下文的概括。而真正的生活是展开的、丰富的、复杂的,路上行走的人们背后仿佛都有偌大的彩色的翅膀兜着所有的故事和回忆。失语症就是语言与生活的失衡,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存在向周边生活伸展感官神经的缺失,心灵如果形成封闭的真空状态就无法向生命体验作出本有的回应。另一个原因是图像视频代替文字占据了人们生活空间,图像是逃避的、让观众被动地接受与自己生活无关的场景图画;文字是需要读者自主实现从线性文字转化到抽象的意义画面。阅读的减少就会造成输出的减少,人们渐渐无法从语言系统中挑选出精确的词汇和语句来描述自己的生活。
总之,在文化工业看似批量生产文明产品的时代,感受能力和语言能力却渐渐成了稀有的品质和能力,这造成的不只是文学的衰微,怕也是心灵泉水的干涸。
对于网络“造梗”的态度,它的作用是压缩表达生活处境、对日常用语的补充、增添交流趣味,“造梗”是手段工具但不能是目的,真正想抵达的彼岸还是人们更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存。如何在娱乐时代保持独立的学习和思考呢?或许阅读是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