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父亲上大学(2)

即使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黄来女也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业。

你可以看到她在深夜昏黄的灯光下,翻开书本;也能看到病床前,她一边守着父亲,一边学习的身影。

黄来女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年年名列前茅,多次赢得奖学金。本科毕业前,她拿到保研名额,被录取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再往后,我们一起见证了黄来女的精彩。她被评为“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2007年,她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不过比起这些光彩夺目的荣誉,我更想和大家分享黄来女“成名”后的两件小事。

第一件,是有一次,《人民日报》的记者去采访黄来女。在那间简陋至极的小隔间里,记者发现墙上贴着几张贴画,床前的茶几上放着小小的塑料花。虽然一张病床占据了房间绝大多数地方,剩下的空间却被女孩打理得温馨、自在。

记者问她什么是幸福,女孩轻轻笑道:“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太阳下山的时候,自己可以回家,而不是去医院,那就是幸福的。”

能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保持一抹温柔、一丝细腻,这样的人,总能把苦日子活出头。

第二件,是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学的故事初登报刊时,一位匿名读者,通过新闻媒体给她捐了500元。

而彼时全院同学已先后3次自发地给她捐了3万多元,并且学校也为她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

在撑过最困难的那段时间后,她基本谢绝了社会上的捐款。而这500元是匿名捐赠,她找不到那位爱心人士,便将钱转捐给了学院的另一名贫困生。

人间有时很苦,但若能心怀感恩,照亮彼此,生活便多了一丝甜味。

2009年,黄来女从武汉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自此,她便鲜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直到后来有媒体报道,我们才知道她已经在广州打拼多年。

当年,武汉大学曾有意推荐她留校,但她思考之后还是选择了奔赴远方。

“留在武汉,我可能永远只是那个孝老爱亲的黄来女,其实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性。”

毕业时,她特意揭下了宿舍墙上的那幅“励志青春——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海报,带着父亲,踏上了新的征途。

后来,她进入一家知名公司,那里很少有人知道“黄来女”这个名字。

“大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拉材料、添加物料、修理器械,虽然累,但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黄来女说。

默默耕耘,等到再次见诸报端时,黄来女已经成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

黄来女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关键的启示:这个世界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好好读书、好好生活。

因为这两件事,是我们人生中少有的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情。

黄来女在《灾难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中说:“我脸上常常挂着微笑。我并不觉得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就一定要有刻满沧桑印记的脸庞和看透世态的心境。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会有美好的东西存在,有值得开心的事情降临。当灾难不可避免地来临时,既然哭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笑呢?我一直相信,灾难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最难的时候总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