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者思维

这里我想对比两种思维模式,也可以叫作两种心态。

第一种,只想做“对”的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优等生思维”。例如学校里的那些好学生,希望每一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害怕有短板。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做10件事,尽管他已经把其中至少9件做得很好,但还是会因为没做好那一件而道歉。

生活中的确有大量工作需要拥有优等生心态的人去做。如果你是客机飞行员,你必须把每一趟航班都飞好,不容有失;如果你是老师,你得把每堂课都讲好,善待每一个学生;如果你是厨师,你得尽量在每道菜上都体现出高水平。

优等生思维其实是职员思维,抱着这种心态工作,做的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或必须干好的事。

那如果现在你不知道该做哪件事,不知道做每一件事的后果会怎样,比如你是一个企业家、投资人或者领导者,你得从一大堆可能有好处的事情中挑选几件,这时候用职员思维就行不通了。你需要换一个系统,把职员思维换成我说的第二种思维——寻宝者思维。

做投资的人都知道,投资组合有强烈的“长尾效应”,往往你投的项目大部分不成功,但有少数会极其成功。几乎你所有的收益,都来自那些极其成功的项目。这个效应就是投资中的“二八法则”。而且这里说的“投资”是广义的,并不限于股票交易。

比如艺术品,你可能觉得那些靠买卖艺术品赚了大钱的人,其成功的关键是眼光好,知道哪个艺术家将来会红,专门买他的艺术品捡漏儿。其实不是。艺术品投资的关键不是捡漏儿,而是走“量”。

你得在毕加索这样的人还没有那么出名、作品还没有那么值钱的时候就买入,等到其作品特别值钱的时候再卖出。可是既然当时毕加索还没有那么出名,你又怎么知道他能不能出名呢?你只能多买。你的策略是把看着差不多、感觉有前途的作品都买下来——历史会证明,这些作品大部分不会成为什么经典之作,但只要其中有那么几个名扬天下,对你来说就足够了。

寻宝者思维的关键,就是要广撒网。你估计这一片矿山中可能有宝石,但你能只探索其中你感觉有宝石的那个地方吗?你能只买你感觉有宝石的那个坑吗?你必须把这一大片地方都开采了才行。足球学校、明星经纪、版权代理、IP改编,这些行业用的都是这种思路。

你可能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我敢打赌,你一定低估了这个效应有多强烈。比如风险投资,我们假设你投了100个项目,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其中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合作基金会的合伙人、专栏作家摩根·豪泽尔在《金钱心理学》一书中列举了一项研究,统计了从2004年至2014年的2.1万个风险投资项目,结果发现:65%的项目是赔钱的;2.5%的项目增长了10——20倍;1%的项目增长超过20倍;而有0.5%的项目,也就是说2.1万个项目中有大约100个,最后赚了超过50倍。

这才是风投的真实情况。你想抓一个能赚10倍及以上的项目,概率只有4%。万一你运气不好,正好错过了那几个特别成功的项目,你的风投事业就会惨败。当你看到别人一个项目赚了几十倍的时候,你得知道,他别的项目可能都赔了。

那你说,风投的风险太大,不投创业公司,只投那些成熟的、已经上市的公司,行不行?情况其实差不多。成功上市并不能让一个公司从此长治久安,该失败还是会失败。J.P.摩根资产管理公司选了3000家优秀公司,做了个“罗素3000指数”,统计从1980年到2014年这些公司的表现,结果是:其中40%的公司市值下跌超过70%,而且再也没有缓过来,等于彻底失败了;几乎全部罗素3000指数的收益,来自其中7%的公司。这是同样的故事:极少数特别成功的公司,给你带来所有的收入;其余的要么不挣钱,要么赔钱。请注意,这3000家公司都是优选出来的,却仍有这么高的失败率。这个高失败率可不仅限于新兴行业,高科技公司的失败率是57%,电信公司的失败率是51%……就连那些最稳定的,从事电力、供水、交通的公用事业公司,也有13%的失败率。

失败是普遍的,成功是罕见的。巴菲特绝对是选股高手,他在2013年的股东大会上说,他一生中拥有过400——500只股票,而他的大部分钱是从其中10只股票中赚的。查理·芒格马上补充了一句:“如果你把伯克希尔最成功的几笔投资拿掉,其投资成绩是非常平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