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织就的温暖

前几天,收拾衣柜,拾掇出很多不会再穿的旧衣服,其中有些是还完好如初的毛衣,扔了稍许可惜,突发奇想:是不是能旧物改造,变废为宝呢?于是就拆成毛线,花一周的空余时间,织成两条小围巾,再钩几朵小花缀于一角,貌似还挺不错。送与孩儿,孩儿喜出望外,连声惊呼。

这手艺已十余年未用,依旧未能遗忘。那时给父母公婆、老公孩儿还有姐姐,都织过毛衣,或开衫,或背心,或毛衣,或帽子,均漂亮合身。尤其是给孩儿织的各式衣物,走在路上常常引人注目,也常被拉住请教织法,让孩儿的童年充满温暖与自豪。孩儿已逐渐长大,儿时的那些小毛衣虽穿不下了,却依旧舍不得扔,留存下来,留存记忆,留驻时光。

今冬有些寒冷,对于班里没有暖气又每天需写大量作业的孩儿来说,尤为冻手冻脚。买了几双全指、半指手套给孩儿,均过不了多久便起球、开线、破损。卖的成品手套要么全指,要么半指,没有结合起来的,还质量不好。织完小围巾,突然想起,可以给孩儿织啊,花样、纹路、半指、全指,全由自己组合,还是世上绝版,多好。

编织毛衣是个细致活,也是个考验耐心的活,指针飞舞,千针万线,耗时耗力,方能成就。据说当年纳粹折磨女犯人的方法就是给团毛线让其编织成衣,尔后拆掉再织,循环往复,直至崩溃。

儿时的记忆里,冬天几乎没有取暖设备,就穿母亲编织的各式毛衣。毛衣的暖意,把每一个关节每一个细胞都润泽得暖和舒适,母爱无声,丝丝入骨。而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我在昏黄的灯光下写着作业,母亲坐在旁边为我织着毛衣或围巾,针线的一推一送间都是母性的柔情与美丽,自带光芒。

岁月在指尖跳跃,手工编织的毛衣逐渐被各种保暖抗寒衣服所取代,大街小巷已经很少有人穿那笨重又费时费力的手织毛衣了。织毛衣这种手工活也仿佛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退出了历史舞台。过去那种妈妈们晒着太阳,一边织毛衣一边聊天的日子再也找寻不回。人们的指尖大多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划动,每天无微不至地去触摸他人的温度,为陌生人的悲哀而悲哀,高兴而高兴。殊不知,镜花水月,空嗟嘘,那里面什么都有,唯独缺少亲情

手机与编织,同是指尖上的舞蹈,它却无论如何也演绎不出那真正的绕指温暖。

在当今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与便捷的时代,人们又怀念起从前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光。也更鲜有人愿意花时间费精力去编织衣物了,而记忆里的旧时光,因那些柔软的衣物而异常温暖,那是一针一线编织出来的宁静淡然,那是琐碎中渗透着的绵绵情意,是指尖上跳跃的别样温暖,是亲人之间无可计量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