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翻译过一本关于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书。那并不是一本传记,只是在分析大导演创作的作品时,顺便提了一下他的成长背景。马丁·斯科塞斯出生在纽约治安很差的下东区,从小患有哮喘病。他的父母很为难:一个身体孱弱的小男孩如何在好勇斗狠的街区平安长大?思考良久,他们决定买一台电视机。那可是1948 年,斯科塞斯家是整条街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家庭。
那个年代,看电视并不像今时今日一般充满乐趣,因为电视台播放的内容十分有限。同一部片子,周一刚在《佳片剧场》播出,周二又出现在《好片回放》里。大量重复的观影经验在小马丁身上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令他对电影的内容与形式烂熟于心。上学后,老师一给大家讲故事,他就一幅接一幅地画出场景,且坚持按照1∶1.33 的长宽比构图。用视觉形象思考和表达,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习惯。
那时我的孩子还小,我对于教育还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就开始动脑筋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告诉我们:家长没必要限制孩子接触视听设备?现在娱乐行业这么发达,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创造内容。如果不让孩子从小消费内容,他们长大后怎么能创造内容呢?
且慢,就在同一本书里,还有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马丁·斯科塞斯的成名作是《出租车司机》,这部电影的编剧保罗·施拉德的人生则是另一种境遇。保罗的父母是加尔文宗的信徒。该宗派本来就有比较多的清规戒律,而保罗的父母又是特别虔诚、严格的信徒,以至保罗18 岁之前没看过一场电影!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保罗长大后却酗酒,依赖药物……1972 年夏天,既失业又离婚的保罗,人生跌到了谷底。在最绝望的时候,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形象如同一头猛兽,一下子从他的脑海里蹿了出来。他用了区区10 天,就写成了《出租车司机》的初稿。
这样也可以啊?“一万小时”理论呢?
也许,《出租车司机》成功的关键并非遵循了剧本写作的某条法则,而是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当这个人物带有自传性时,用于积累失败生活的“一万小时”就相当于别人用于技术训练的“一万小时”。反正有马丁·斯科塞斯负责把文字呈现在银幕上,保罗的经验不足并不是电影成功的障碍。
所以,成功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教育的关键是拓展孩子的社交圈?要提高孩子的情商?
一晃10 年过去了。想到当年的心理活动,我不禁哑然失笑。为教育焦虑了这么多年,回头来看,我在教育上几乎无所作为。倒不是说我的孩子一无是处,平心而论,他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只是那些闪光之处并非来自我的有意栽培。
那么,是不是说世界上不存在教育这回事呢?还真不是。所谓教育,从定义上说,是把甲方的信仰、理念、愿景、知识、经验灌输到乙方的头脑中。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甲方,孩子是乙方。在我看来,家庭教育中存在3 种甲乙方关系。
第一种是成功的关系。甲乙双方互相成就。乙方并不痛苦,甲方也没有牺牲自己。这种成功的例子,我身边还真有几个。
第二种是痛苦的关系。甲方拼命想让乙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绝大多数家庭都处在这种关系之中,只是焦虑的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关系中的甲方有一个特点,就是认为教育是有秘诀的。他们期待找到真正有用的经验,并且加以复制。问题是:成功的教育经验能不能复制?我认为,如果成功的经验是真的,至少值得聆听,能不能复制是另外一回事。要警惕的是伪经验。所谓伪经验,就是乙方的成功是偶然的,和甲方的努力没有关系。
有一本叫《魔鬼经济学》的书,致力于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书中有一个章节,叫作《怎样才算完美父母》,列出了家庭教育中与学生的成绩高度相关(包括正负两方面)的8 个因素,以及与学习成绩无关的8 个因素。比如,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这与学生取得好成绩正相关;父母每天都让孩子阅读,这与学生成绩完全无关。所谓相关与否,只是统计数字显示出的结果,不涉及对因果关系的探讨。不过我还是忍不住想:会不会有人看到这里,赶紧跑到书店买一车书拉回家呢?
我也曾经热衷于做个有效的甲方,却失败了,于是退而求其次,接受了第三种关系:甲乙双方各自独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多年来关注教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区别经验的真伪。但看到真正有用的经验,我也多半一笑置之,因为我深知教育不是模仿成功的甲方就能取得预期的结果。与其花时间做甲方,不如花时间做自己。在孩子的智力能够领会的范围,身教倒可能会无心插柳。别看保罗·施拉德18 岁前没看过电影,说不定他的父母经常晚上偷偷出去看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