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网友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你可能想不到,我们现在可以多大程度依靠其他人做决定。

比方说,买哪件衣服才好看,哪个型号的电脑比较耐用——种种问题放到网上,都会有好心人替你解答。

也就是说,现在要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对大小难题的看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了。很难向对象、爸妈开口的丑事,网上搜不到答案的私事,不好意思麻烦朋友的小事,现在都能询问陌生人。

最常见的问题还得是“工作”,诸如offer选哪个、公司选哪家……全都是你我在人生关卡上可能面对的老大难问题,这时候,踩着网友的肩看看,也许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捷径。选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该不该考研以及去哪个城市,都等待着一位热心肠的网友老师前来指点迷津。

当然,除了严肃的人生抉择,小到一件商品好看与否、颜色该选哪个,组员们也会踊跃票选、发言,他们乐于挑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看、最好用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衣服、裙子、包包。对有审美障碍的人来说,要把形象提到及格线以上,最快的方式就是请广大网友把关。

但如果人生中每一个决定,都交给陌生人来完成,会变成什么样?

你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人生选择上,网友会建议你,文理分科要选理科,大学选学校,如果不是要做医生或律师,优先上“985”“211”。生活选择上,当你问一件东西要不要买,网友可能会说,好看,但不值这个价;当你租房时,问选通勤时间短的还是房租便宜一点儿的,网友会说要选离上班地点近的……

而这种生活,我们可以称为“当代互联网对于生活的标准答案”。

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单在食物上,就要做出226.7个决定。于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当代人每天做的决定数量之多,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但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

这种“选择越多越选不出来”的当代疲惫,被称为“决策疲劳”。即使掌握了足够多能搜到的信息,经历过漫长的纠结之后,人们依然无法决策,希望再次获得陌生人的分析、劝说。简而言之,当代人正在追求一种“游戏读档式”的完美人生。

实际上,社交平台的选择并不保证管用。尤其对大事而言,很多问答都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当事人给出一段简化的前情提要,网友给出更简短的指令,而这些指令大多非常果决。当然,给出建议的人未必有经验,但这并不妨碍提问者从这些理性回答中获得勇气。

提问的人追求理性建议,建议的人通过理性分析获得快感,双方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我的理想化:成为一个现代的、理性的、不被情绪和跟风支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