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友宰的洪门寺转转

参观完大辛庄私人古堡,出来,往西走五百多米,就到了洪门寺崖顶。《阳高县志》上有这一带“桥湾石窟”的记载,却没有洪门寺的具体记录,我手头也没有其他资料,不敢乱讲。反正这是一座夹在悬崖峭壁间的寺庙,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人工开凿,里面随山就势,曲里拐弯,大洞套小洞,曲径通幽,神秘莫测。

我虽来过好几次了,但每次都兴致勃勃,有种孩提时代和小伙伴探险的新奇和刺激,进去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出来后有惊无险,啧啧称奇。钻地道、爬山洞、上下攀援,在黑暗中屏气摸索,在石阶前低头惊秫。每次都会深深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开创精神。

奇妙的是,崖顶中间平整处有条天然火山石小裂缝,就是洪门寺入口,也就是说,没见寺,先下洞吧。照看洪门寺的老人家走在前面为我们带路,土行孙似的利索。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个紧跟一个,踩着石头,摸着石壁,顺着裂缝拐弯抹角慢慢往下走,最窄处一线天,仅容一人侧身挤过,还有个需手脚并用爬过的洞口。越往里走越暗,推开一个小铁门,正式进入地洞,需手电照明,低头猫腰,小心翼翼。往里走上一段,便见一高大洞窟,供奉着玉皇大帝,四周有些残缺破损的明代壁画。大洞窟南面有门有窗户,推门出去,有栏杆,往下一看,是条峡谷,不由得腿软,远望倒是不错,白云悠悠,峡谷葱茏,桑干河亮晶晶闪光,不闻一点噪音,不见一丝尘烟,真是说不清的清爽、干净、安宁、澄澈,积郁胸间的小烦恼小痛苦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真是个仙境般的好地方呀!夜宿这里,定是:“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遥想秋冬时节,这里一定云雾缭绕,如梦如幻,飘飘欲仙。在这里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求佛问道,果然美哉。

返进来,老人家揭开地面角落处一个盖子,露出一方形洞口,山药窖似的,需坐在地上,双手扶住洞边,踩着一个个台阶往下走,随时注意碰头摔跤。往里走,往下走,拐,再拐,见一八仙洞,再走,又见一个十八罗汉洞。不错,佛道共处,其乐融融。正感叹间,前面突然出现了警示牌,不让前进了,我们余兴未尽。老人家说,里面还有许多小洞,洞洞相通,别有洞天,因为还没修整出来,危险。

只能出了?

是的。

不必回头,不走重复路,顺着另一个山洞,一步一步下石阶,拐弯儿,不知不觉间走了出来。推开寺门,阳光普照,竟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感。

顺着长长的台阶下到峡谷中,抬头仰望,才看清了洪门寺的正面全貌:坐北朝南,三层结构,门窗样式各异,木门楼完整精致,整体被怪异突兀的峭壁牢牢夹住,拘谨,但安全牢固。想想,古人为了做个洞中仙,寻寻觅觅,不辞劳苦,又凿又修,不知耗费了多少心力体力。不过,这辛劳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吧。

站在长长的峡谷中,河水缓缓流动,小鱼儿自由嬉戏,芦苇菖蒲轻轻摇曳,一派纯天然风光。藏起手机,在这里静静地站站,走走,坐坐,耳里只有水声鸟声,眼里只有丰美的绿色,心灵只和大自然交流,仿佛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时代,身心说不出的安宁、静美和满足。

临走再回眸,镶嵌在悬崖峭壁间的洪门寺遗世独立,安详孤傲。是的,它虽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也不能和悬空寺相提,却也经受住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网上说它始建于隋朝末年)里地震、山洪、狂风雨雪的考验。屹立至今,确实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