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的孩子(2)

那一天,村里来了放电影的,要放映《闪闪的红星》。

奶奶想邀请小黑孩来家里吃顿饭,并对我说:“我今晚包点儿豆角包子给他吃。”奶奶很快将包子包好了,站在胡同口等我们,但一直没等到,皆因我们一同先去了电影场,抢了几块大石头当座位,占好地盘,这才回家。奶奶看着小黑孩吃包子,他吃得满头是汗,最后竟然吃出了眼泪。奶奶说:“孩子,慢点儿,别噎着。”

奶奶看到他的手很黑,就递给他一块胰子。他第一次看到这东西,眼里放着光,迟疑了一下,但不会用。我就开始教他。那时买胰子也要凭证供应,我家胰子较多,还能给邻居分一些。从前我总认为小黑孩浑身都黑,但今天看他把脸和手都洗了一遍,像换了个人,原来他也和我一样,是一个很白净的小男孩。他私下里告诉我,他从不洗脸,更不会用胰子这玩意儿。咳,胰子是个好东西!

看了《闪闪的红星》,我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小黑孩学会用胰子了,也真正学会烀饼子了,烀的饼子不再那么黑了。跟着我奶奶学烀饼子时,他把柴草分成几类,先用硬柴,再用软草,逐渐熄火,烀出的饼子就不再煳了,黄澄澄的,很是好看。

《红孩子》《鸡毛信》《小兵张嘎》《小号手》是我们这些海滨拾荒野孩子们最好的精神快餐,比吃顿鲅鱼饺子都恣。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等到一场电影,比过大年都开心。

这一天,天朗气清。我和小黑孩照例顺着海岸巡海,发现一物忽然闪了一下,被浪推得咕噜咕噜直滚,撇在了沙滩上,海浪甩手而去。我们赶紧跑过去,看到是一个闹钟,但指针已不动了,停在了12点。

我们把闹钟捡回家,小黑孩嚷嚷着要去供销社卖。我说:“让我爸瞧一下,看看还能不能用吧。”父亲手巧,将那闹钟拆开,对着我家的闹钟,又一一组装起来,在擦了油和上了弦之后,闹钟启动了,从12点开始了新的步伐,居然响了起来。从此,小黑孩在暗夜里有了铃声的陪伴,再不孤单了。

父亲时常去“房子”里给闹钟上上弦,小黑孩上学再没迟到过。他把“三好学生”的奖状贴到“墙壁”上,与闹钟并列挂在一起,平分秋色。

守好邻,学好邻,小黑孩与我成了童年最亲密的伙伴。他长得比我壮实,个子很高,那艘破船已装不下他了,他断然驶离了“港湾”。我也出村念书了,拾荒的时光渐渐像小黑孩灶中的那缕青烟,散在海阔天空里,转眼不见了。一场春梦了无痕。

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和妻子正在县城家中吃午饭,突然有人敲门,是小黑孩。他又高又壮,身后还跟着一位羞羞答答的漂亮女子,说是老船长的女儿。老船长已给他置了新船,他邀我们去船上喝酒。说话时,漂亮女子就把两条大鲅鱼递到妻子的手里。那时我刚结婚,新婚宴尔,看到我少年时的朋友也组建了新家,觉着心里像贮满了蜜一样,不停地向外溢呢。我从未看到小黑孩笑得如此灿烂。我们殊途同归,不谋而合,我们都坐在一艘新船上,一同扬帆起航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整日浸泡在海水中的少年们,都从苦涩的海水里重生了。从拾荒到拓荒,筚路蓝缕,白手起家,我们都是不向命运低头的黄海弄潮儿,都感喟大海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

如期赴约,我和妻子刚踏上小黑孩的新船,恰好12点,忽地传来清脆的铃声,一错愕,猛抬头,又见到它—那个命途多舛却依然青春勃发、挂在船壁上不知疲倦的小闹钟,我的眼泪如黄海大潮一样滔滔不绝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