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这是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对爱的诠释,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重”让我们疲惫、痛苦,甚至难以逃脱、难以忍受。但从另一方面想,最沉重的负担也成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因为“重”的存在,我们才得以看穿“轻”的虚无与缥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把“轻”分为:轻视、轻浮、轻飘。当我们想从生活的“重”里逃遁时,也要意识到,“轻”同样令人难以承受。辩证全面地认识生活,积极的力量、行动的力量,可能是我们解决生活难题的有效方法。
在最近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我的耳边常常出现这样的感慨:“我都20多岁了,还没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不是挺失败的?”“我都30岁了,周围的朋友都有二胎了,而我怎么还是单身呢?”“我都半截身子入黄土了,别人过得风生水起,我的生活还是一地鸡毛,是不是挺失败的?”“为什么……”
对生活的焦虑和不安,好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身材焦虑、容貌焦虑、工作焦虑等等,在我看来,焦虑究其根本是人们对未来莫名的不安,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掌控生活,掌控自己,挣脱焦虑的“牢笼”,摆脱不自信的枷锁。
“传奇奶奶”姜淑梅,她60岁学习识字,75岁学习写作,80岁学习画画。82岁的时候,年近耄耋的她已经写下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她的人生崎岖坎坷,用来拍成一部电影也不为过。
她60岁那年,丈夫患病,却因为当时没有好的医疗条件,无法救治,而撒手人寰,但姜奶奶坚强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开始认字、读书。当然,学习的过程总是困难重重的,她不会握笔、不会写字,可她从不言放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
直到有一天,她能够写出完整的句子。后来,她开始将她的经历写成几万字的长文,然后送到杂志社给编辑们审阅,经历了多次带着鼓励语的退稿,回来又再三推敲语意加以多次修改,终于遇到热心肠的伯乐,以连载的形式一期一期地发表出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她的文字渐渐地得以刊发,她在文学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其他图书编辑因此注意到了她,向姜奶奶发出了约书稿的邀请函。就这样,姜奶奶接连出版了5本畅销书。最终,她实现了从“文盲”到“作家”的逆袭。在姜奶奶的身上,我感受不到对生活的无助和焦虑,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勇气。
其实很多时候,有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做一些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想这么做,但又好像不得不这么做,就像一架只会按照指令运转的机器。当行动和生活都缺乏必要的想法,我们存在于世也就显得毫无意义,整个人就像是被抽空了灵魂和胆量,只剩下一具空荡荡的而又虚渺荒芜的躯壳。
幸福是什么?对于有的人来说,或许只是今天喝到的一杯奶茶,吃到的一块蛋糕;可能是看到的一处美丽的风景;可能是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可能是越来越好的生活标准;可能是家里新建了房子,新添置了家具、电器。殊不知,这些来自物质与精神的享受,在一阵极为短暂的愉悦后,我们也会渐渐感受到空虚,找不到它们存在的意义,或者人拼命活着的价值感、自豪感。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我们混淆了快乐和幸福的概念。
我觉得真正的幸福,是在有生之年做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所带来的发自肺腑的快乐。
很多人在做一件带有公益行为的事情时,总要特意去寻找一个赋予做这件事的理由。其实,这些带着目的而做的好事,在做的过程中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我希望人们永远都不要提前焦虑,也不要预知烦恼,更不要被当下的情绪所消耗。车到山前必有路,关关难过关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