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读书

雪夜围炉读书,是一种诗意生活。不过,读书不一定雪夜,也未必在雪夜。雪天也可。

下雪天,书城闲逛最是惬意。天冷,服务员躲到了一边,看不到他们刀子般的目光,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翻阅。喜欢的,感兴趣的,看一看。有启发的,偷偷用手机拍下。没有喜欢的放到一边。

翻得兴起,“啪!”门帘掀开,冷风直灌,一年轻人,直冲服务员问,有没有王羲之诗词的书?服务员一愣,弱弱地说,王羲之诗词的书似乎没有。接着又补充,王羲之书法的有不少!那人一愣,忙说,就书法的了。这下,服务员算是明白了,东一本西一本,片刻,那人便抱了一堆“王羲之”结账出门了。

谁知,来得快,去得也快。“啪!”门帘又开,那年轻人又回来了,“这么多书读不了啊,再帮我找找。”果然,找到一本王羲之书法集字诗词的。“就是这本!”那人开心地大叫。知识泛滥的年代,不患无书,而患书太多。匆忙,选了一堆字帖,其实要的只有一本。面对书山,究竟该怎么读书?

《傅雷家书》中,有一段说如何读书,读来很有启发。傅雷说:阅读不宜老拣轻松的东西当做消遣,应当每年选定一两部名着用功细读。比如丹纳的《艺术哲学》之类的,若能彻底消化,做人方面,气度方面,都有进步,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

这就是傅雷读书法。

阅读大体有两种方式:浏览与精读。傅雷读书法讲的就是精读。不过,精读的前提是有目标。

一个人的读书时光中,精读的书,也就三四本,不离身,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有人专攻《道德经》,有人读《易经》。宋代赵普精读的书,只是半部《论语》,由此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吃透,读透一本经典,然后,才能触类旁通。

雪天,去书店,乱翻书,真是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