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台湾人”?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台湾史,我们会有更宏观的历史视野。

就台湾本身言,它是先住民的居住地,然而台湾的关键性地理位置与移民者的不断加入,让台湾成为另一个面貌。

这就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台湾?什么是“本土”?如果“本土”所代表的是“原来的台湾”,那现在的闽南语、客家话、普通话都是外来语,不管是荷兰、西班牙、郑成功、清朝、日本、国民党、民进党,全部都是“外来政权”。如果“外来政权”应该退出,所有汉族该退出台湾,这样的台湾,还剩下什么?

什么叫“台湾人”?要在台湾住多久,才能算“台湾人”?是要从明朝算起,还是清朝算起?或者,像谢雪红,她的父亲移民到台湾当佃农,她就是外省人的后代,她能算“台湾人”吗?如果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大撤退来台湾的人,已经在台湾生下第四代的儿孙,都不能称为台湾人,什么叫“台湾人”?

历史无法回头,我们唯有放大视野,从全球化的大历史、移民人口大迁徙的过程,寻找当前“台湾人”形成的历史,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总体来看,台湾经历过“七波移民潮”。现在台湾的本土与文化的形成,是这移民大历史的一部分。

台湾最早的住民,从考古与人类学来说,是今天被称为“原住民”(台湾少数民族)的十几个族群。各族群有各自的传说与神话,语言有的相近,有的完全不通。他们迁徙到台时间不一,大体说来属于南岛语系。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先住民”。

先住民之后,第一波移民是在明朝的张燮写《东西洋考》的时代,荷兰与西班牙人来之前。先来的汉人,用农具、铁器、衣服、珠玉等,和先住民交换鹿皮、鹿肉、砂金、硫磺等。这些汉人是明末乱世的渔民、流浪者,也是商人,但定居者数量有限。

第二波移民是殖民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那是大航海的时代。他们以台湾为根据地,开展世界性的贸易(或打劫),但他们不是为建设台湾或长期统治而来,而只是把台湾当作剥削的海外殖民地,短期的航海根据地与补给站,移民人口不多,对台湾的贡献非常有限。一旦被击败,就全部退出。

第三波是明朝郑成功的时候,大量涌进来的部队,以及明朝遗民。

第四波移民是清朝几次海禁与开放政策下的大量移民。由于大陆的人口过多,土地并吞严重,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移民。台湾的闽南、客家人,大多是这时候移民进来的。由此也形成了土地与资源的争夺战,闽客械斗、漳泉械斗,只是这种生存战争的反映。

第五波,就是日据时代的日本人了,他们历经50年的殖民统治,留下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影响,但移民者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遣返。与荷兰、西班牙一样,这一波移民没有人口数量的问题,但有文化遗留的痕迹。

第六波移民是1945年后,国民政府来台接收人员,以及国民党于1949年大撤退所带来的两百万左右的移民。他们来自大陆各地,本有不同方言和地方文化,但对日抗战和内战有如飓风,把他们卷离家乡,辗转流浪,到了台湾。为了防务与安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各地设立营区与眷村,这就形成了总体的文化影响与冲突。

这些带着遥远的乡愁,无法归返的旅人,被历史带着走的尤利西斯,只能在生活中,寻找同乡,寻找熟悉的口味,互相慰藉。于是台湾的饮食口味、生活习性、艺术创作、地方性格、语言口音、流行文化等等,都形成一种大融合的现象,并且变成一种具有包容力的生活习惯。

无可置疑,这一波移民带来最重要的影响,不仅是让台湾重回中国文化与经济圈。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体制,让台湾划入资本主义阵营,进入长时期的戒严体制。更有趣的对比毋宁是:虽然国民政府带来戒严体制,却也带来胡适、雷震、殷海光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及以“自由中国”为代表的思潮。要知道日据时代台湾的反抗运动大体只有两种性质,其一是民族主义(如台湾民众党),其二是社会主义(如文化协会、农民组合),自由主义的思想,最多只能说反映在“议会请愿运动”,但微弱不堪。

台湾之有自由主义思想,还真是拜1949年的大迁徙与“自由中国”之赐。然历史所难以逆料者,是其带来的自由主义,反抗蒋介石威权体制,成为反对运动的思想启蒙者,也就是党外的政治理论基础,培养了党外运动的根苗。也因此有了民进党的成立。这是历史最为微妙的辩证性发展。

第七波移民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开放新移民配偶来台之后,台湾迎来了新的移民潮。根据统计,至2015年为止,台湾的新移民配偶有四十几万人,每7个孩子之中,就有1个为新移民配偶所生。而1990年开放时就来台的配偶,他们所生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进入社会。这样的人会愈来愈多,成为台湾社会的主力。这就是第七波的移民。

(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作者:杨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