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整体柔软的蛋糕,蛋挞是一种内外反差极大的、软硬兼有的、具有独特口感的甜点。一口咬下去,千层松脆的酥皮外壳托着柔嫩的蛋心,如此口感悬殊的组合搭配在一起竟然格外和谐。这使得蛋挞俨然成为甜蜜和温暖的具象化表达。然而,在经济学里,蛋挞远远没有这么甜蜜,反而溢出一丝苦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蛋挞的诞生,最初和服装有关。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家修道院里,许多僧侣为了让衣服穿起来更加笔挺,在熨衣服前会给衣服涂抹上厚厚的浆糊。这些浆糊就是蛋白制作的,久而久之,许多蛋黄就被剩下。为了不浪费,修女开始尝试利用蛋黄制作各种各样的点心,其中就有蛋挞。但是,蛋挞诞生后不久,葡萄牙就爆发了自由革命,修女将蛋挞的配方出售给附近的一家制糖厂。1837年,世界上第一家葡式蛋挞店正式开业。1989年,一个旅居的英国人和华人太太在澳门共同创立了一家糕点店,他们将酥皮和熟悉的蛋奶酱结合,通过不断地创新,推出了澳门版的葡式蛋挞。没想到,顾客的反响热烈,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痴迷于这个外酥里嫩、表面还带着焦糖色斑点的甜点。
故事还没结束。在看到这家店因为售卖蛋挞生意火爆后,周围许多糕点店开始模仿。一夜间,街上开满了售卖蛋挞的店铺。起初,消费者络绎不绝,许多店铺门口都排着长队,蛋挞确实成为炙手可热的单品。可是,这场热潮并没有持续多久,几个月后“蛋挞热”迅速衰退,人们对这种新型甜品的新鲜劲儿很快就过去了,许多店铺纷纷倒闭。
经济学家看到由蛋挞引爆的现象,于是给了它一个专业术语“蛋挞效应”。蛋挞效应指的是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由于某个行业忽然爆火或兴起,很多同类型的公司纷纷跟风入场,连续开了好多同类型的店铺,想要吸引大量消费者冲动购买,然而由于他们只是简单复制、模仿首发者的想法和商品,导致产品缺乏特色和竞争力,不久就迅速地迎来“倒闭潮”或“衰退潮”。
这就是蛋挞设下的甜蜜陷阱。谁也没想到,蛋挞里的滚烫与甜蜜仅仅是行业虚假的繁荣,人人都以为可以追上浪头,轻松地学习某个产业或技术,并从中获利,却忽略了市场实际的需求。
而在生活里,蛋挞就好像人人趋之若鹜的流量,它拥有诱人的金黄色外表和浓郁的香气,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许多人。然而,当你仅凭一知半解的冲动敲开它坚硬酥脆的外壳时,就会发现里面的蛋液如此柔嫩,一旦缺乏了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撑,它就会破碎、流淌,无法成形。
但是,“蛋挞效应”一定是坏的吗?并不是,只是有个前提条件,即你需要足够了解这个“蛋挞”的优劣,然后对它进行创新和改进。试想一下,当蛋挞因为独特的口感和受欢迎的程度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后,这时如果加入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单纯的模仿复刻,而是对它进行创新改进,让市场上的蛋挞产品花样翻新,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多样化,蛋挞行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蓬勃。
现在你知道了,蛋挞里的经济学含量并不低,当你再嗅到蛋挞的香气,看到它惊艳的外表时,可否冷静一秒,切勿掉进蛋挞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