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能力的人,绝不应该让学历冲在最前面。
非全日制学历求职受阻,经济学怎么解释这事?
答案是:信息成本。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有限的,识别都是需要花成本的。除非企业的精力无限多,否则就一定在选择的时候有倾向性。当它没有办法考察某个人的真实水平时,就需要借助一个相对有价值的参数,来降低识别成本,提高准确度。
通常的权重排序是:清华、北大—985、211—一本—二本—专科。
清华、北大的学生,就一定比技校专科的强吗?未必。概率不代表个体,它只是统计学数据。很多优秀的人,也可能只有高中学历。但是面对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从概率更大的群体中选拔,是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我们当然希望企业能够从头到尾仔细考察每一个人,尽量避免任何误判。可如果企业真的这么做了,不计成本反复甄别,每个简历都不错过,里里外外考察一圈,亲戚同事也走访一遍,那应聘者最可能面对的结果就是:排队,排长队,排长长的队。从投递简历到接到第一个面试电话,也许要等3年。
其实从成本上讲,企业比任何人都更愿意仔细考察每一个人。高学历和大品牌一样,它意味着更快的判断速度,更大的信任权重,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品牌溢价,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钱。
就像消费者买东西一样,很多时候之所以选择有品牌的,是因为不知道没品牌的到底好不好。如果确定100%一模一样,那就极有可能会选择后者,因为更便宜。
同样,一个普通人,如果你确定自己能力顶尖却没有任何学历背书,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一定会有折价。没有品牌溢价,就意味着更大的成本优势。
可为什么企业宁愿支付品牌溢价,也不愿意仔细鉴别呢?因为鉴别更贵,鉴别信息的价格,超过了品牌溢价本身。比如,有的消费者,研究了5个月终于发现没包装和有包装的大米原来一样好,看似1斤米省了3角钱,可5个月的时间和精力又值多少钱?
所以,只要企业的精力不是无限低廉的,其选择就一定会有偏好。偏好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歧视,一种区别对待。区别对待是好是坏,企业会自担结果。你慧眼识珠,低价招到了汗血宝马,竞争力就强了一分;你判断失误,高价请来了南郭先生,竞争力就弱了一分。
主观上,企业觉得选某人更好。客观上,他是否真的更好,市场会给出答案,那些选错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你可以选择歧视,但也得承担歧视的后果。
有人说,那就不能规定不歧视吗?我讲一个笑话。
相亲现场:“你有房子吗?”“没有。”“那你喜欢蓝色吗?”“不喜欢。”“对不起!我不能和不喜欢蓝色的人在一起。”
对应聘者而言,你永远不知道没被录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那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消除信息差。
既然问题出在信息成本上,那解决也必然要从这个角度入手。要么提高自我价值,让企业愿意付出鉴别成本;要么降低识别成本,让企业快速了解真实能力。
比如,高端猎头市场,为什么只看经历,却几乎不看学历?因为你的价值足够大,负责的项目足够重,出错的损失足够高,才使得企业愿意花大量时间在你身上,仔细调查、反复甄别,去了解你的过往经历、人际关系、工作表现、离职原因、个人魅力,等等。这就是提升自我价值。
那什么是“降低信息成本”呢?当千千万万个非全日制的学生同时应聘的时候,当企业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谁能快速证明自己,谁能消除信息不对称,谁就更容易被对方认可。
你有超出常人的资源,你有拿得出手的文章,你有引以为傲的成就……总之,你要和别人不一样,你要快速消灭信息差,才能甩开对手,脱颖而出。
真正有能力的人,绝不应该让学历冲在最前面。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作者: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