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囡囡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惹人喜爱。
这天,她跟着妈妈来到姑姑的小区玩,憋在房子里没多久,就待不住了,不停地缠着大人陪她到楼下的健身器材处玩一会儿。刚吃完午饭,大人们都犯着困,一边打着哈哈说疫情检查那么严,小区的大门她应该出不去吧?一边千叮万嘱她只允许在健身器材处玩,不许乱跑,不许进其它单元楼,特别强调半个小时后,大人们还要上班,必须早点回来。
囡囡满口应承,撒着欢冲了出去。
已经半个多小时了,囡囡怎么还没有回来?姑姑耐不住性子,来到空空荡荡的健身器材场地,几个四五岁的小孩在滑滑梯、推力器、健身车上玩耍,唯独不见囡囡的身影。姑姑慌了。看见一位陪着孩子的奶奶,姑姑疾步走过去,打了个招呼,边说边比划问她有没有看见一个扎着朝天辫,穿着铁锈红套装,大约六岁的小女孩。奶奶一脸茫然地怔了半晌,才挤出两个字:“没有!”
姑姑更慌了,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凑上来问:“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女孩吗?”
“不是,她没有骑自行车!”
姑姑说完,急得再也控制不住,大声呼唤:“囡囡——囡囡——囡囡——”
空气里没有欢跃的回应,倒是吸引了周边质疑的目光。姑姑走向一对坐在3号楼门口的姐妹花询问,回答“没有”,几个坐在健身器材旁座椅上的人也问了,也回“没有”,见到一个人,姑姑就问一个人,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
姑姑将健身器材周围仔仔细细找了个遍,小树下、通风口、土埂边……每一个可能遮蔽目光,挡住身形的地方,姑姑必要过去仔细查看,没有,没有,连囡囡的影子都没有瞅见。
姑姑开始扩大范围,绕着每一个单元楼去找,高大的柳树、榆树、法国梧桐,茂盛的灌木丛,玲珑的八角亭都去找了,都没有!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等在家中的妈妈也出来找了,可是绕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单元楼,找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没有任何回应。
囡囡很少到这个小区来,人生地不熟,会到哪去了呢?莫不是被坏人带走了?不可能,小区哪里都有监控,治安一向良好,况且疫情期间,聪明伶俐的囡囡即使被坏人控制,也会大喊大叫闹出动静,坏人将囡囡带出小区的风险和代价岂不是太高了!
是啊,监控!想到这,姑姑和妈妈拔腿往物业公司奔去,找到专门调监控的工作人员小赵,到值班室调取监控。
小赵仔细问清楚姑姑住5号楼,囡囡出去玩的时间,穿着、外貌等特征,就点开下午4点的视频开始回放,4点10分的时候,出现了姑姑和妈妈带着囡囡进小区的画面。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时间可能记错了,应该是4点10分到小区,4点20分以后,她才跑出去玩的。”姑姑不好意思地说。
“没关系!”小赵边说边将4点20以后的视频调出来,又把5号楼周边的几个监控调出来,放在一个平面,同时查找。
点29分,5号楼的出口出现了囡囡蹦蹦跳跳的身影,她欢快地朝健身器材方向跑去,也许是阳光太刺眼,她止步在一棵柳树下,抱着树干转啊转,一双灵动的眼睛向四周张望。突然,她离开了柳树,向健身器材旁边的3号楼方向走去,消失在了屏幕边缘。
“能不能把3号楼的屏幕也调出来呢?”妈妈着急地请求。
小赵晃动鼠标,将3号楼所有的屏幕调出来,和5号楼的放在一个大屏上。
大伙在每一个屏幕上找着、寻着,眼睛都瞪酸了。
“在这!”小赵兴奋地大喊。在光标处,囡囡登上路沿石,来到一排茂盛的柳树下,脚下的土地也许有点高低不平,她走在上面看起来很是吃力,忽然她背转身跑起来,又一次消失在了屏幕边缘。
“这个方向应该去的是3号楼!”
小赵的提示,让我们赶紧将目光聚焦到3号楼门口,果然看见囡囡奔向楼门口三个分别穿汉服、白T恤、公主裙的小女孩。可尴尬的是,不管囡囡怎样与她们搭讪,围着她们东转西转,囡囡始终是一个外围的存在,她们丝毫不愿搭理囡囡,只是自己玩自己的。
点50分,穿白T恤的小女孩牵起了囡囡的手,囡囡加入了三个女孩的玩耍。5点10分,穿白T恤的女孩拉着囡囡的手进了3号楼。
小赵赶紧将3号楼楼道的监控调出来,在电梯里发现了她们,看着她们按下数字17,门开后向左边跑出去。
“赶紧到3号楼的1701、1702去找!”在小赵的指引下,囡囡找到了。
看到满脸怒气的大人们,囡囡蔫了,小声嗫嚅道:“你们成天不在家。一回来就看手机,不理我。到小区也没人陪我玩,只有她陪我玩,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才跟着她走的!”
满脸怒火的妈妈,瞬间卸了戾气,俯下身子抱起囡囡,哽咽地说:“以后,我们会多多陪伴你的!”
“妈妈,明天我和好朋友约好还要出小区去玩呢!”大人们都呆住了。
点评: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侧写的手法,写得发人深省。作品的表层是写小孩淘气、乱跑,深层的意蕴是当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一个孩子,没伴儿,幼儿园、学校又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或忙于工作,或只关心自己的娱乐,就形成了当代孩子身处孤岛的情境。家长们也许并没有了解这样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性格的培养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艺术上说,小说在构思上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正面揭示,因此,有引人入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