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2)

转眼要过年了,老周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呀,你都十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路修好了,路灯也装上了,你们就回老家过年吧。让孙子感受一下老家的年味,你也回来看看你花钱修的路、装的路灯给老家带来的变化,我和你妈准备好年夜饭等你们回来。

年三十,周晨光推掉一切应酬,带着老婆孩子驱车几百公里回到老家樟木村。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路灯的光亮似天上的繁星,顺着公路在山沟里蜿蜒排开,把山沟装点得如仙境一般,每盏路灯下,“晨光灯饰”的广告灯箱十分醒目,周晨光心里不得不佩服老父亲高明的创意。

开车行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周晨光脑海里浮现出儿时走在泥泞山路上的情景。当年自己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曾发誓等发财之后一定要给村里修条公路。这么些年,自己努力打拼,挣到了不少钱,当初的愿望得以实现,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村公路走了一半,周晨光看见前面路灯下站着一个人,借着灯光一看,是邻居老朱叔,忙停下车上前打招呼。老朱叔也认出了周晨光,高兴地握住他的手:我听你爹说你要回来过年,特意在这等你,顺便看看地里的庄稼。你这位大老板拿出那么多钱为村里修路,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善事。要是在过去,该给你立块功德碑,现在虽不兴这个了,但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永远记得你的好。

老朱叔或许并不知道,几个月前,这功德碑差点就建了,要不是老父亲的及时制止,老朱家路旁这半亩地早已变成铺着水泥砖的广场了。想到这事,周晨光感到羞愧难当。

因为顺道,周晨光请老朱叔上了自己的车。到了家门口,父亲老周不让老朱叔走,非得留他一起吃年夜饭,老朱拗不过,就答应了。

两杯酒下肚,老朱的话多了起来,直夸周晨光打小就机灵,又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如今办企业又成功,发了财还不忘老家。

“要是我家那小子还在,我也该当爷爷了。”老朱突然间叹了口气,面色变得凝重,不再说话。

老朱曾有个儿子,跟周晨光同年。这小子不爱读书,初中没读完就跑到附近采石场打工,才干了几个月就出了事故,被滚落的石头砸中了头部,当场身亡。采石场老板是个二混子,出事后就跑了,经过多方努力,才得到几千块钱的赔偿款。不久,他老婆受不了失去儿子的打击,自杀了,好端端一个家庭就这么完了。

后来,周晨光考上了重点大学,父亲老周高兴过之后又为学费发愁,眼看报到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但晨光的学费还差两千块没有着落。邻居老朱看在眼里,他把自己仅剩的两千块钱从银行取出来交到老周手上。老周心里清楚这是他儿子的赔偿金,死活不肯要。老朱说:孩子上学的事耽搁不得,别让孩子知道这钱是我给的就是了。说完放下钱抹着眼泪走了。

周晨光至今还记得老朱叔儿子的模样,但学费的事老父亲还是第一次跟他说,他责怪父亲:“事情过去快二十年了,怎么今天才告诉我?”

“别怪你爹,是我不让他说。”老朱叔一脸庄重,“咱们朱家老祖宗曾留下遗训,做了善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不是真心做善事;做了错事恐怕别人知道,才是真正的大错。”周晨光自幼好读书,知道老朱叔说的这位老祖宗是明末清初着名理学家朱柏庐。朱柏庐留给后人的《朱子家训》里有这样一句话: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老朱叔酒喝得有点多了,周晨光坚持要送他回家,看着老朱叔踉跄的身影和破烂不堪的房子,感到十分心酸,他掏出手机给周望主任打电话:哥,等过完年,你帮忙找几个人,把老朱叔家的房子里里外外彻底翻修一下。记住,千万别让老朱叔知道这钱是我出的。另外,村里公路命名的事就此打住,谁也别再提这事,村民们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只要不叫“晨光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