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第二天,阿国就接到张老板的电话,他冷淡地说,“身子不太舒服,回乡之行取消吧。”阿国一下子愣住了,正想说几句关心的话,电话却已挂断了。
傻傻地站了好几分钟,他才想起来跟会长打电话汇报。会长也吃了一惊,让阿国好好想想,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惹老人不高兴了。放下电话,阿国一肚子的疑问,万般无奈,他只好再次拨通父亲的电话。
可是,这回连父亲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了,最后说了句“解铃还须系铃人”。阿国只好打电话询问张老板。可张老板接起电话后只说了一句“汾湖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汾湖了”。
这、这不是上次说过的那句话吗?难道……
这下阿国彻底被难倒了。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厚着脸皮再次联系张老板。可对方电话不接、微信不回,阿国彻底没辙了,想起父亲那句“解铃还须系铃人”,见不到本人,那就到他经营的饭店去找找答案吧。
到了饭店一打听,张老板所有饭店进的都是河蟹,因为他女婿是河蟹的大经销商。阿国总算明白了,人家张老板根本就不想加入联谊会,家乡再亲能亲过自家女婿吗?怪不得总找理由推脱呢。原因找到了,阿国却陷入了绝境。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小伙子,你不要泄气,老张对家乡的感情深着呢,不能为家乡效力,是他最大的遗憾!关键是你们的‘大小钳味道一定要正宗。在这一块多下下功夫,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不等阿国道谢,电话就挂了,再拨过去,却被告知已关机。阿国怎么也想不出打电话的人是谁,只好先回去一趟,对小镇上所有的汾湖蟹养殖户来个大调查。
三天过去了,阿国终于找到了正宗的“大小钳”。
原来,张老板记忆中的汾湖蟹是吃水中的螺蛳和水草长大的,而阿国从养殖户老王那里买的却是饲料喂养大的,味道自然不同。他还了解到,特种水产公司生产的汾湖蟹就是运用现代养殖方法,开展大水面河蟹立体生态养殖,通过投入大量螺蛳、种植水草来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汾湖蟹独有的鲜甜美味。
于是,阿国再三恳求张老板给他最后一次机会。得到允许后,阿国第三次拎着汾湖蟹走进张老板的家。张老板听完他的讲述,频频点头,笑着说:“小伙子,你三送汾湖蟹,让我品尝到了六十年念念不忘的家乡美食,更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人的诚意。当然,真正打动我的是你们建设家乡的决心和行动。一只小小的汾湖蟹,反映的是家乡建设的风貌!我很欣慰,汾湖还是小时候的汾湖,不!肯定比小时候更美了。明天,我就跟你回老家。”
这时,一直沉默的老太太插嘴道:“小伙子,你别怪他上次态度不好,那是因为他被家乡人伤过一次。其实,他挺乐意为家乡做事的!”
阿国细问才知道,十年前,一个老乡找上张老板,把自己养殖的汾湖蟹推销给他,出于对家乡人的信任,张老板便在饭店进行试推,不想顾客们说口感与宣传的完全不符,差点砸了饭店招牌。这件事深深刺伤了张老板的心,饭店也元气大伤,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过来。所以,当阿国第二次送来汾湖蟹时,他想起了那段扎心往事,那种被家乡人欺骗的怒火再次被点燃,还差点浇灭他对家乡的热情。
听了老太太的讲述,阿国疑虑全消。突然,他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结结巴巴地对老太太说:“我听出来了!您、您就是那个给我打电话的人!”
老太太没说话,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