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打工(2)

小李把王大妈领到大街一头的大力饭店,冲着一个小伙子说:“大力,我不是跟你说过‘将军鱼独特无比吗?这个大妈就是传承人,你要是能把这道菜打出去,不愁不火。”

那个叫大力的人非常高兴,握着王大妈的手说:“我的好大妈耶,我这个小饭店起死回生就全靠您了。您放心,赚了钱我决不能亏待大妈您!”

王大妈把握十足:“不就是做’将军鱼吗?小菜一碟。不过我得回家一趟拿些调料来。”

小李开车,100里地的路程也没多长时间就到了。王大妈找了一把镰刀,在房前屋后割了几大捆其貌不扬的野草,小李不解地问:“这是什么?”

“粑粑蒿,做‘将军鱼少不了这种东西。”

小李把一棵粑粑蒿放在嘴里嚼了一会,又苦又辣,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又好奇地问:“用粑粑蒿做鱼为什么叫’将军鱼呢?”

王大妈就给小李讲了一个传说

听老人讲,在唐朝薛礼征东的时候,有一天薛将军带着一队人马从这里路过,人困马乏,军队停下来埋锅造饭。伙头军在河里抓了几条大鱼打算给薛将军做饭菜,可什么调料也没有了,做鱼没有调料就有土腥味,将军会怪罪下来的。情急之下,伙头军随手采了一把蒿子扔进了锅里。没想到,鱼还没出锅,奇特的香味就飘遍了整个营地,薛将军特别高兴,奖赏了伙头军。伙头军采的蒿子就是这种粑粑蒿。从此这道菜也流传下来,老百姓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将军鱼”。

小李听了这个传说,兴奋地说:“据史书记载,当年薛礼征东时真的路过我们这个地方。‘将军鱼烹饪技艺渊源太深远了,您就在大力饭店烹饪这道传统菜,既帮了他,也传承了传统技艺。大力是我同学,人品好,诚实憨厚,真不会亏待您的。”王大妈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这个小李。

果然不出所料,“将军鱼”在县城一炮打响,独特的鱼香从大街这一头飘到大街那一头,食客赞不绝口。时间不长,大力饭店的名声更响亮了,吃鱼得提前预定,每天都门庭若市。大力怕王大妈累着,买了一个舒适的沙发凳放在后厨里,除了关键技术环节亲自动手外,其他时候王大妈就是坐着指挥,属于“技术总监”,大家都围着她转。至于报酬嘛,那就不用说了,她一生也没有受到过如此高标的待遇,没想到老祖宗留下的一道菜有这么多人喜欢,更没想到,老了老了出来打工,打出了新人生

再说喜来凤饭店,王大妈离开后不久,彩虹就和钱总拆伙了,自己另开一家小店,喜来凤的生意从此一天不如一天。当钱总得知大力饭店的“将军鱼”是被他辞退的王大妈主厨时,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恨自己有眼无珠,后悔得把秃脑袋拍得“啪啪”响。有一天他在街头碰到了王大妈,满脸堆笑地央求王大妈回去,或者把秘方卖给他。王大妈冷冷地回答道:“要是彩虹来找我,什么都好商量,你就免了吧。我岁数大了,别倒在你家饭店里给你添乱。”钱总闹了个没趣,灰头土脸地溜走了。

钱总心有不甘,叫人买了一份“将军鱼”回来研究。打开食盒,一股清幽的药香直扑鼻而来,勾人食欲,欲罢不能。再细细品尝,肉嫩骨酥,味道独特悠长。凭着多年烹饪经验,他知道其中一定是放了什么特殊食材。为了弄清楚这种特殊食材是什么,他买通了大力饭店的一个服务员,偷出了一棵粑粑蒿来,说炖“将军鱼”时就是放了这种草。钱总一看乐昏了头,因为这种野草山上到处都是,没想到发财竟然这样容易。他立刻上了山,弄回来一大堆粑粑蒿,选了几条大鱼在锅里炖了起来。不一会,一股特殊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厨房,但不是那种清幽的药香,而是又骚又臭和狗尿一样的气味。掀开锅盖一看,鱼肉成了黑色,不堪入目,气得他把那个服务员狠狠骂了一通。

其实,县城里很多同行都在用不同的手段破解“将军鱼”的秘密,绝非钱总一人有过那种“不幸”遭遇。他们搞不明白,用同样的野草烹鱼,味道为什么截然相反?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好几个春秋,王大妈已过古稀之年,身体不像几年前那样硬朗了。她决定招收两个弟子,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一个弟子是大力,另一个是彩虹。这天,王大妈把大力和彩虹单独叫到身边,把烹饪“将军鱼”的选材、火候、兑汤、配料等重要技术环节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俩人。最后说到了粑粑蒿,王大妈强调说:“’将军鱼最主要的配料就是粑粑蒿,但山上有一种叫野苏子的草和粑粑蒿长得特别相似,外表看一模一样。”她拿起一棵野苏子和一颗粑粑蒿,接着说,“野苏子叶背面有白色绒毛,粑粑蒿叶背面油光闪亮,要记住,决不能搞混了,野苏子有毒。”

王大妈又回到了农村老家,但她已经是当地的红人,上面有什么活动,小李都请她去参加。大力和彩虹还认了王大妈为干娘,她再也不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