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处理人际关系想太多,会导致自己的行为变形。与之相反,遇到什么事,先不管别的因素,只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则是更直接有效的方式。
清代历史上,诛杀顾命大臣的事件有两次:第一次是清初康熙爷擒鳌拜;第二次是慈安、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诛杀肃顺。
咸丰皇帝死时,同治皇帝尚幼,所以咸丰安排了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八个顾命大臣,将朝廷日常行政事务交给他们处理。但为保留皇家的最后否决权,咸丰又把自己的两枚印章分别给了两位太后:一枚御赏印,给了慈安;另一枚同道堂印,给了慈禧。
当时朝廷的公文下发流程是这样的:所有要下发的谕旨最后都要让太后过目,太后觉得不行就行使否决权;如果觉得没问题,慈安就在谕旨开头盖下御赏印,慈禧在谕旨末尾盖下同道堂印。有了一头一尾,算是皇家同意了。
按说这个体制对权力相互制衡,比较合理。但肃顺不这样想,他一直担心两宫太后要夺他的权。在咸丰皇帝还没死的时候,他就建议:“你把这俩寡妇留在世上,恐怕对国家不利,你要不要学学汉武帝,行钩弋之事?”
什么叫钩弋之事?汉武帝临死的时候,觉得儿子年幼,他母亲钩弋夫人还很年轻,万一将来和他人联手,那刘家的江山不就完了?所以就把钩弋夫人杀了。
肃顺也想让咸丰把慈禧杀了,可惜没能如愿。咸丰死后,肃顺越来越担心失去权力。当时有一个叫董元醇的御史,上了一道折子,提议请太后出来垂帘听政,并且让恭亲王也加入执政队伍。如果肃顺自己心里觉得没什么的话,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搭理他,但肃顺如临大敌,担心这道折子挑起太后们的心思,真要垂帘听政怎么办?所以他草拟了一道谕旨,用非常严厉的话批判了董元醇,然后拿到太后那盖章。两宫太后拒绝盖章,她们觉得在没有回北京之前就把这样的矛盾暴露出来,没有必要。她们的意思是,这道折子就不要发了,当时的术语叫“淹了”或者“留中不发”。肃顺不干了。他暗示另一个顾命大臣端华,跑到太后那里吵,声震屋宇,把小皇帝都给吓尿了。
即便如此,两宫太后依然坚持不能发。于是八位顾命大臣就“罢职搁车”,意思是只要你们不发这道谕旨,我们就罢工。太后们一看,没办法,只好同意了。但仇就此结下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哥哥死了,作为弟弟,于情于理,恭亲王奕?都该到避暑山庄去奔丧。可是八位顾命大臣特别紧张,担心他和两宫太后串通密谋,一直不让他们见面。后来据宣统皇帝溥仪讲,当时恭亲王奕?扮成萨满,见了两宫太后,便密谋如何把这八个人干掉。之后,在两宫太后扶着咸丰灵柩回京的路上,奕?就派兵把八位大臣抓了。回到北京后,两宫太后当着众大臣们的面,声泪俱下地说:“我们孤儿寡母,受了这帮奸贼的逼害,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大家都说宰了他们,于是慈禧就把这帮人给宰了。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辛酉政变”。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肃顺也是作死。
其实肃顺是一个能臣,他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旗人都是浑蛋,一定要重用汉人。像曾国藩这种人,一定要重用。”有一次咸丰皇帝要杀左宗棠,肃顺设法营救,可见他是一个明白人。明白人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的大错呢?因为他总是在想,别人会对我怎么看?两宫太后会不会夺我的权?如果要夺我的权,我应该怎么防范?说白了,就是想太多了。一想多,他的行为就会变形;行为一变形,对方心里就会结疙瘩;对方心里结了疙瘩,对方的行为也会变形,最后双方自然就产生了冲突。
如果肃顺能学学曾国藩就好了,遇到什么事,先不管别的因素,只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董元醇上折子不对,把他驳了就完了,跟太后较什么劲呢?奕?跑来奔丧,就让他见,你拦什么呢?肃顺一心防范别人,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最后性命不保。
这就是人际关系当中的互动博弈:当你总在防范别人会怎么样的时候,你的行为、你的判断,就极有可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