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拾贝:苏轼“骗”砚等

苏轼“骗”砚

元人陈秀民的《东坡诗话录》收录了一篇苏轼与米芾交往的故事,我把它命名为《苏轼“骗”砚》,为何称为“骗”砚?一是二人关系不错,彼此很随便,文人之间的一次互动、斗智而已,没有贬义;二是米芾此人有非常严重的洁癖,苏轼有机可乘,故此骗得到。

先从米芾说起:

米芾字元章,1051年生,小苏轼15岁。其母伺候过仁宗皇后,从小米芾经常出入宫中,20岁时恩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米芾一生做官太平,没有大起大落的遭遇。米芾初识苏轼是元丰四年(1081年)于黄州,虽然米芾小苏轼15岁,但是米芾见苏轼并不执弟子礼,而是以朋友身份相见,不像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与苏轼有师生情谊,所以苏、米之间相处并不受太多的礼仪约束。

米芾生有洁癖,但凡他手碰过东西后就要洗手,因此他的仆从经常手提装满清水的银壶跟在身后,随时伺候他洗手。他不用别人的东西,自己的东西别人也不准碰。

米芾有一方御赐的砚台,名为“瑶池”。每次赏玩前,必先净手再膜拜后才可把玩观赏。苏轼闻之后提出一观,由于老苏面子太大,碍不过,米芾只好同意,不过米芾提出要苏轼净手还要膜拜之后才能观赏,苏轼同意照办。

米芾请出“瑶池”御砚,苏轼一看就爱慕不已,赞美之词不绝于口。现代人对于一方砚台的认识与生活在北宋期间的人有很大不同,打个比方吧,那时一个文人对于砚台的喜爱度跟现代人喜欢一台高级笔记本电脑,或者一部苹果手机差不多,苏轼真想得到这方“瑶池”砚台。苏轼一看书桌上有墨一锭,灵机一动,说道:“不知这方砚台发墨如何,可否一试?”米芾说,发墨自然好,我去取水,你亲研一下便知。米芾一走,苏轼连连向“瑶池”里吐了几口唾沫,拿起墨锭就研磨起来。米芾回来见此状,恶心死了,差点背过气去,大声呼道:“胡子(苏轼昵称)坏吾砚矣!”一气之下,遂将“瑶池”送给苏轼。苏轼得了便宜还卖乖,说道:“此是御砚,怎可送人?”米芾回道:“污砚岂可复用?”执意相送。苏轼乐得差点笑出声,连忙抱砚而归,并作诗纪念此次“骗”砚成功:“玉砚莹然出尚方,九重亲赐米元章。不因咳唾珠玑力,安得瑶池到玉堂。”

战士蒸馍

在解放大西北的一次持久战中,王震一连三天三夜没合眼,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一天,他到各个掩体去检查,路过一个连队,炊事班长老赵正在烧火做饭。

王震见到笼里的馍馍,就顺手拿了一个,刚准备咬,只见老赵眼睛一瞪。王震也不知他是为啥,边转身边咬了一口馍馍。老赵走过去就给了王震一耳光,夺下馍馍说:“战士们在前线流血牺牲,三天三夜没吃一口饭,你倒好,悄悄钻到这儿,也不问问就吃,这馍是给战士们做的。”王震听后,什么话也没有说,扭头就走了。

事后,有人告诉老赵:“你打的是王大胡子──王司令员。”老赵吓得三天三夜没敢合眼。战斗结束后,在一次团以上干部总结会上,王震把这事一说,还要提升老赵为连长。他说:“我们有这样的战士,战役还打不胜吗?”

后来,连长老赵逢人就说:“王大胡子真好,不记仇,还给我升连长。有这样的领导,什么样的战役打不胜呢!”

慈禧的冬季娱乐节目

每年冬天来临,天气开始寒冷,待到中南海一结冰,这就是慈禧最喜欢的季节,也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可是,与此相反,慈禧一高兴,宫女太监们却都要发愁了。

原来一到这时候,慈禧又要开始她特别的娱乐项目,变着法儿损人为乐了。

慈禧这项特别的娱乐项目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在冰上体验“飞”的感觉。这里所说的“飞”,实际上是指拖冰床。当冬天中南海的冰面结冰之后,慈禧就会带着众多的妃嫔、各府福晋、格格们坐在冰面的拖床上,然后太监们就担当起马或者是雪橇犬的角色来拉拖床,飞一般前进。这时候,坐在拖床上的慈禧就会体验到滑翔的快感,风从耳边刮过,就好像飞起来一样,实在是爽。

一般慈禧的拖床游戏会进行一个小时,玩腻了,就要开始第二段游戏了。

这时候的慈禧会让太监们拿出几千块的银元,看着不多是吧,但是这在当时,几千块的银元需要好几个太监合力才能搬得动。那拿这么多的银元干什么呢?玩抛钱游戏!

话说这抛钱的动作全都一个样,但慈禧却玩出了新花样。慈禧让几个力气大的女眷,站在四周,拿着银元往中心抛。这并不是要体恤众人,犒赏众人,而是慈禧在愚弄众人,让众人取悦自己。当女眷们开始扔钱时,定然福晋、格格、妃嫔们会上前抢,虽然数目不多,但是白给钱谁不要啊,谁抢到钱,钱就归谁。于是乎大家都使足了劲,疯狂地抢钱。这种游戏要是在平地上玩都会有些危险,更何况是在冰面上了。由于冰面太滑,格格、妃嫔们只要动作稍微大点儿就会摔得前仰后合、四脚朝天,但是为了抢钱,大家都很拼,肯定摔倒一大片,狼狈不堪。

看着众人为了抢钱,动不动就摔倒一大片,慈禧乐得合不拢嘴。几千块扔完,慈禧的肚皮也快笑破了。

这就是慈禧荒唐的冬季游戏,宁可将钱供妃嫔们玩乐,也不愿意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实在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