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留在北平维持局面,一时舆论大哗,误认为张自忠做了卖国求荣的汉奸。笔者在查阅档案资料时看到当年的很多报纸抨击张自忠,痛斥其“卖国变节”。《武汉日报》1937年7月29日报道:“今晨起平城门大开,市警保安队已在张节制下图现日计划燕北特殊化,张以冀察政委长及市长名义发表安民告示。”《申报》1937年8月3日报道:“京中某机关接31日平电,张自忠部入城之部队,多已改为保安队,每日晨昏均由日本人训话,张等已无主持能力,诸事皆由汉奸操纵,前途尚有演进。”《李宗仁回忆录》说:“‘七七事变后,张氏仍在北平城内与敌交涉,因此舆论界对其攻击尤力,大有’国人皆曰可杀之慨。”
逃离虎口,驰骋抗日战场
《申报》1937年8月7日报道:“张自忠因外间纷纷谣传,渠与日方之关系甚形紧张,故已于今晨托病辞去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职,闻张已入医院。”日军步步紧逼,要求张自忠公开通电反蒋,遭到张的断然拒绝。张自忠认识到对日折冲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他致函齐燮元、贾德耀、李思浩、张允荣、张璧冀察政委会五位委员:“当时军情紧迫,受命于危难之际,为国为民,义不敢辞,是以不避艰危挺身担任……唯自忠患病月余,同人共悉,近更身体精神益感不支,际此时事艰难,设有贻误,将何以对地方?踌躇再三,唯有速让贤能,以免愆尤,而维大局……所有本会事务,仍应沿用前制,由各常委共同负责,处理一切。”(《北平晨报》1937年8月6日)
为摆脱日军控制,张自忠决意逃出虎穴,奔赴抗日前线。当年张自忠在济南接受《武汉日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逃离平津惊心动魄的经过:
张自忠辞职后,秘密潜入美国好友的住宅。可是三天后就被北平伪公安局长潘毓桂侦知,潘派出警察将其住处四面围住,欲生擒张自忠。张自忠发现情形不妙,化装成洋人的厨师逃了出来,躲到北平西城一穷人家里,此人是张自忠当排长时同事的岳父。五天后,警察带日本人前来查户口,发现家中多出一人,便进行询问,主人说是老家来的亲戚,糊弄过去了。午餐后,张自忠一身乡下人打扮,来到美国同仁医院躲藏。连日来,日本人到处搜查,特别是外侨办的医院、旅社,更是检查的重点。张自忠看医院也非久留之地,于8月26日化装成一汽车司机,拉着外籍某要人,驰抵门头沟,但是因有日军驻守,不得已又折回来到一教堂内隐匿居住。
9月1日拂晓,张自忠化装成菜农,与一名真菜农共同拉着一车菜赶市售菜,欲乘机将菜车拉出西直门。但巡逻的便衣队盘查很严,没有机会混出去,于是又回到城内。在路上,随处都能听到张自忠已离开北平逃逸的传言,他更感觉不能在北平久留。
9月3日,张自忠身穿孝服,头戴麻帽,化装成孝子奔丧模样。他骑上一辆自行车,在早晨6时就来到朝阳门。当时城门仅开启不到一尺,出城的人非常多,一一接受检查。当查到张自忠时,日军见其身穿孝服,感到晦气,便大声喝道:“快滚!快滚!”张自忠连忙骑上自行车逃出北平,一口气骑了大约50里路,到天黑了才在一个小客栈住下。第二天一早起来接着赶路,傍晚时分到达廊坊。
廊坊满街都是日军,还有日妓陪士兵饮酒取乐。张自忠在天津时常与日本人应酬,每次宴会都有日妓陪酒,他怕被认出,便改走小道。4天后,他来到离天津还有18里路的北仓,此处也有日军检查,但因为兵少旅客多,盘查得比较松。张自忠混过关后来到河北车站,丢掉自行车,改乘人力车经日租界到法租界。途中检查也很严,张身上仅有的五角钞洋也被搜去才予以放行。在天津法租界停留几天后,张即乘坐英国人的小火轮离开天津,经青岛、济南辗转到南京“负荆请罪”。
后在多方斡旋下,蒋介石任命张自忠为59军军长,他得以重返抗日前线。张自忠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先战淮河再驰援临沂,取得临沂大捷。1940年5月16日,已升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在襄阳与日军作战时壮烈殉国。